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的通知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的通知
(金府〔2004〕12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三月三十日

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
(2003-2005年)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建设健康城区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的城区。
  金山正处于推进“三个集中”、实现各项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关键时期,更应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群健康,使金山区人民生活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中。为贯彻《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沪府发(2003)59号],我区决定开展建设健康城区工作,为此特制定《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金山“三年翻一番”、大力培育金山精神的机遇,把建设健康城区作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主题,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干预和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坚持双向推进,条块结合。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要将既定工作与建设健康城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各方相互协同,形成合力。
  2、坚持贴近社区,市民参与。建设健康城区的重心在基层、在社区,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要把政府组织行为化为群众自觉行动,使全体市民成为受益主体、行动主体。
  3、坚持宣传倡导,法治监督。建设健康城区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必须通过广泛宣传倡导,形成全社会共建健康城区的氛围;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进一步推动市民文明行为规范的实施。
  二、主要任务
  以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中心,显著提高本区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为目标,组织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广泛参与,并完成各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的八项工作任务(85项指标)。
  (一)营造健康环境
  全区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类城区90年代水平,可吸入颗粒物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年天数的85%以上。主要河道实现“面清、岸洁、有绿、畅流、水净”,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60%以上。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的成果,基本建成以“环、楔、廊、园、林”为特征的绿化布局框架,全区形成8个优美绿化景点。中心城区创建一条景观道路,全区主要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达11平方米。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其它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3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新建商品房居住小区公共区域的专业保洁率达到100%,其他类型居住小区的专业保洁率达到60%,进一步改善全区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居住服务水平。
  (二)提供健康食品
  开展放心食品活动,强化食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全面整治全区屠宰场并达标,严格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关,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禁止检测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对粮油、蔬菜、肉类、豆制品安全检测做到基本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到合理水平,农田化肥亩均年施用量减少15%,农田农药亩均年使用量减少20%。中心城区饮用水水质100%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镇水厂饮用水水质主要指标100%达到卫生标准、其它指标98%达到卫生标准,优化供水资源配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
  (三)追求健康生活
  改变市民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市民合理营养知识知晓率,推进社区公共营养服务,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实行烟草有限销售,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烟,遏制青少年吸烟率上升势头;建立30%无烟学校、30%无烟医疗机构和10家无烟企业。市民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达到40%,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50%;遏制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上升趋势,实施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引导市民从我做起,告别不卫生习惯、杜绝不卫生行为,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劝阻他人不卫生行为。普及免疫接种知识,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四)倡导健康婚育
  全区各镇(街道)100%建立符合市级标准的规范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家庭计划生育指导和服务。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的婚育观念,全面进行妇女“六期”综合教育,逐步推进男性生殖健康教育,实现以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为外来流动人员提供生殖保健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率93%以上,生殖保健知晓率达到75%以上,学校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3%。提倡健康、负责任的性行为,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孕产妇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90%,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15/10万以下和6‰以下,母乳喂养率达到85%。
  (五)普及健康锻炼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构建以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和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社区健身设施,使全区三分之二的镇(街道)拥有健身苑点,二分之一以上的居(村)委拥有健身点;加快群众体育场所的建设,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全区设立2个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让每个市民都喜爱、学会和参与一项体育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达到全区人口数的45%。
  (六)建设健康校园
  建立学校健康促进委员会,保健教师与学校医务人员职业培训率达到100%,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校食堂卫生等级评比B级以上达到97%,控制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学生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100%,做好常见病和突发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覆盖率达90%。建立校内控烟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力争80%的学校建成“健康校园”。
  (七)发展健康社区
  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进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并于2005年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区标准,力争建成5个国家卫生镇,巩固已取得的灭鼠、灭蟑、灭蝇工作成果。积极推进石化街道、朱泾镇建设“健康社区”的试点工作,重点抓好以加强健康管理、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发展健康服务、拥有健康人群、普及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社区”创建。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八)创建精神文明
  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全区三分之二的小区建成文明小区,四分之一的村建成市文明村,三分之一的镇建成市文明镇。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建设健康城区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创建过程中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管理等工作的力度,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三、积极推进全区性重点活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