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指导、参考文件和材料:《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1998~2020)、《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减灾工作概述
2-1区域概况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北纬31°23'',东经121°15''。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邻;南襟吴淞江(苏州河)至沪宁高速公路,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处太湖流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5℃。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东北略高(海拨3.5~4.5),西南稍低(海拨3.0~4.0)。总面积463.9平方公里,共有各类河道1822条,总长1891.99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12公里,全区河道面积为35.27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7.69%。
2-2灾害事故现状与趋势
2-2-1主要灾种。根据历史资料和专家分析研究,对嘉定地区可能造成影响和威胁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潮、涝水、龙卷风、浓雾、高温、雷击、地震等;主要的人为灾害事故有: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化学事故和生命线工程事故等。(详见表一、表二)
2-2-2特征状况。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了以非自然因素影响为主的嘉定地区灾害事故的显著特征。
复杂性。致灾因素复杂,主要表现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管理水平等成为诱发灾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人为性。发生频率高、伤亡人数多、社会危害大的主要是交通事故、火灾等人为事故。人为因素致灾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成为嘉定灾害事故防范的重点。
多样性。嘉定既有自然灾害,又有人为灾害,常见、多发和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及威胁的有18种(详见《嘉定区灾害事故处置应急手册》)。
灾种现状
台风
每年都要遭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袭击,对本区有影响的台风平均每年有1~2次左右,台风带来 大风、暴雨、高潮位等灾害。
暴雨
本区年均降雨量1096.8毫米,70%集中在4-9月。平均年暴雨日2.6天,90年代以来有所增加。 由于地势低,易造成内河水倒灌,城区积水、农田受淹排涝能力有限且分布不均,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较大。
高潮
台风、暴雨、高潮“三碰头”时,出现涝水排泄受阻,河水倒灌,城区排涝困难,大片农田受淹。
龙卷风
本区平均每2~3年发生1次,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
浓雾
本区内河纵横交错,水气充沛,受城市热岛效应和大气环境等因素影响,浓雾天气有增多趋势,主要集中在初冬和冬季,影响交通并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还能引起人体疾病。
高温
上海每年高于35℃高温日数9天左右,本区为6.025天,对城市供水、供电和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雷击
本区属雷击多发地区,最多年份雷暴日可达54天。雷击造成人员伤亡、断电,每年都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
地震
上海存在着可能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历史上上海行政区域内曾发生过5级地震(1624年9月1日),临近省市特别是南黄海的地震威胁也依然存在并有加强的趋势,上海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嘉定地区同样存在着受上述区域发生中强以上地震波及和本区域发生有感地震的威胁。
表一 嘉定常见自然灾害现状(略)
表二 嘉定常见人为灾害事故现状(略)
灾种现状
交通事故
全区现有机动车辆9.065万辆,其中轻便(摩托)车5.377万辆,镇级以上公路总长450公里。
交通事故是嘉定发生率最高、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事故种类,且呈上升态势。
火灾
火灾是嘉定地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事故种类之一。
化学事故
嘉定是化工生产基地、液化气分发站、加油站较多的地区。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主要有50余种,日滚动量为4千多吨左右,较易引发化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