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防汛设施情况(规划与现有)及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和对本地区的影响
本区的防汛设施主要按照《上海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逐步建设和不断完善,是以实现“嘉宝 北片”大控制工程为基础来提高全区防汛抗灾的能力。现有的主要设施是:墅沟水闸外江堤、水闸、河道、圩区等(详见第11页的工程体系)。这些设施是我区防汛抗台、控制境内水位的关键,对降低汛期受灾程度和灾害损失发挥着主要作用,并多次为毗邻地区的行洪排涝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使防汛排涝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1)城镇地区除涝标准偏低,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嘉定、江桥等新老城镇的雨水主要依靠地面和部分道路雨水管自流排入河道,没有雨水泵站,雨水排放系统还很不完善;安亭地区的上海国际汽车城防洪排水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实施也还没有全面展开。
(2)经济建设过程中随意占用排水河道的矛盾突出。现在既有早期少数住宅小区建设不按规划河道防洪标准进行设计施工造成的后遗症,又有城市化进程加快后与河道争地、随意占用水面积等削弱河道调蓄排洪能力的问题。
(3)圩区建设不完善、标准低。现有的外冈、南翔、江桥、真新四个镇(街道)的低洼地,共建成8个圩区,排涝泵站装机动力与排水河道不配套,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此外,水闸、排涝泵站大部分是70年代建造的,严重老化和失修,工程效益下降。
(4)镇、村级河道虽经多年疏浚,部分河道仍淤浅严重。我区属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每年有大量泥 沙沉积在大小河道中,尤其是镇村级河道,面广量大,疏浚力度不够,淤积严重,过水断面缩小,使河道的调蓄能力大大减小。
(5)“嘉宝北片”大控制工程尚未完善。目前嘉定西部与太仓、昆山两市交界地区,尚有32个口子未采取工程措施而呈敞开状态,一旦发生洪水,成为洪水通道,对我区境内水位调控带来困难。上述有关情况可见第21页附表1-1《嘉定区防汛基本情况表》。
二、指导思想与要求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决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结合本区实际,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完善全区防汛保安体系,最大限度地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全区汛期安全。
基本要求:
(1)认清上海地区防汛风险高、安全要求高的形势和特点,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意识。
(2)实行各级人民政府和委、办、局、街道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块块负总责、条条负主责,下级对上级负责,人人都有责”等层次的关系,落实防汛责任制。
(3)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设施管理,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抓好防洪除涝中的疏导和调蓄,确保设施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应有的防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