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标准化建设,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
要建立一整套粮食、蔬菜、花卉、苗木、林果、畜禽、水产等各类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标准、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着重对本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承包大户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形成一批经过认证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形成一批经过认证认定的具有宝山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建立健全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执法监管和网络化农产品监测等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和监控,使本区生产的农产品逐步达到国家质量卫生标准,全面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测检验、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渔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重点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中低产田改造,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推进“三个集中”,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本区“三个集中”的推进,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宅基地置换中,要以土地换保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征用的程序和农民安置、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七)加强农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结合本区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实际,优化农机结构,加大现代农业装备建设力度,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提高农机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机服务功能。
(八)加强疫病防治,搞好服务工作
要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清理整顿不规范养殖场(点),抓好畜粪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提高食用菌的品种质量,逐步拓展国外市场。
(九)发展渔港经济,逐步实施渔民转产专业
在抓好长江禁鱼期制度和海洋伏季休鱼工作的同时,着手筹备横沙国家一级渔港建设,组织、引导一部分渔民开拓海外渔场,切实做好渔业、渔民的转产安置工作,确保渔区社会稳定。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搞好2005年农业工作,是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市郊区工作会议精神、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是实现“三年中变样”工作目标的关键。各乡、镇要领导挂帅,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细致、科学合理地制定好农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