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医疗救治系统
该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区传染病定点医院,即宝钢医院传染科病房、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二是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科;三是各医院的急诊室、区医疗急救中心;四是应对除传染病以外的其他生物、化学、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伤害、核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机构。要完善原有的卫生体系,初步建成与全市同步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系统,为各种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医疗救治保障。
积极开拓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对疾病人群、高危人群和健康者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保健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集会诊、调度、体检和检验、健康教育四大中心为一体的服务中心,有利于社区居民方便求医、慢性病干预、上门健康咨询、计划生育指导。
今年6月底前完成高境、友谊地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动态管理的试点工作,下半年在全区推广。
(五)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系统
人才培养系统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势在必行,我们要充分发挥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打响名医师的品牌效应,以重点学科带动一般学科,以名医师带领众医师,掀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潮,并以此培养和树立医务界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全区人民。
我们着手构建和培养一流的学科和人才,启动人才培养计划:
1、培养和引进3-5名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使之成为市内领先水平的学科专家和医学杰出人才;
2、逐步培养1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重点人才,每年选择其中的若干名到国外深造培养,使之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拔尖人才;
3、到2005年,公共卫生人员达到每万人口3.5-4.5人,卫生监督人员达到每万人口1.3-1.6人,另外各增加10-20%的管理人员;
4、到2005年,社区全科医师数量不低于社区医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5、到2010年,全区公立医院临床医师均达到本科学历。
通过以上人才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科带头人、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全科医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这五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科学研究系统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保障,包括开放运作的区CDC、区公共卫生中心、区公共卫生事务中心、社会实验室四个部分。要构建公共卫生实验室平台,充分利用本区拥有的实验室资源、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检验、检测及科研能力,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监督、预防医学研究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实验技术支持。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