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提高本区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到2005年,努力使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得到改善,总体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二)主要任务
以全面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中心,组织社会各界和全区居民广泛参与,支持和推进各相关部门共同完成8项任务。
1、营造健康环境
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到2005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农村主要河道实现“面清、岸洁、有绿、畅流、水净”,全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53.7%以上。基本建成以“环、楔、廊、园、林”为特征的绿化布局框架。创建一批星级公园、景观道路、优美绿化景点,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共绿地达18平方米;乡、镇新增林地1.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6%,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乡、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4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进一步扩大景观道路和景观区域管理范围,逐步消除白天与夜间、主干道与中小道路、城区与农村的差异。新建商品房居住小区公共区域的专业保洁率达到100%,其他类型居住小区的专业保洁率达到100%,使全区居住小区环境更加优美,居住质量更加提高,服务水平更加优质。
2、提供健康食品
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强化食品生产和流通管理。对乡、镇的屠宰场进行全面整治;农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到合理水平,农田化肥亩均年施用量减少15%,乡、镇农田农药亩均使用量减少20%;严格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禁止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对粮、油、蔬菜、肉类、豆制品安全检测做到基本覆盖;城区供水水质全面达标,乡、镇水厂水质基本达标,优化供水资源配置。
3、追求健康生活
改变市民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市民合理营养知识知晓率,推进社区公共营养服务,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全区实行烟草有限制销售,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烟,遏制青少年吸烟率上升势头;建立40%无烟学校、50%无烟医疗机构和30家无烟企业。市民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40%,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50%;遏制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上升趋势,实施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引导市民从我做起,告别不卫生习惯、杜绝不卫生行为,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劝阻他人不卫生行为等。普及免疫接种知识,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4、倡导健康婚育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