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建成科普村(居)45家、电子科普画廊2块、市民科技学校10所、创建科普教育基地1个。完成8万户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完成2个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建成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0个居民健身苑点。
九、开辟至友谊西路的公交线路。消除10个重点路口的堵头。完成盲道改造23.5公里,新建坡道129个。完成100所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完成月罗路(蕴川路-沪太路)、丰翔路(祁连山路-外环线)亮化工程。
十、实施8万亩基本农田有机肥推广使用。建设4个准入规范、功能齐全、卫生达标的标准化菜市场。
附:2005年区政府实事项目分解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责任单位
| 责任人
|
1
| 就业安置
| 鼓励创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其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3万人以内。
| 区劳动保障局
| 仇小平
|
2
| 小区整治
| 旧小区综合整治15万平方米。
| 区房地局
| 朱礼福
|
3
| 配套商品房建设
| 建成配套商品房100万平方米。
| 区房地局
| 朱礼福
|
4
| 燃气管道改造
| 完成泗塘地区1万户老公房燃气管道改造。
| 区建委
| 杨卫国
|
5
| 生活垃圾处置
| 新建居民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8座。
| 区市容局
| 王爱芬
|
完成500个生活垃圾箱房给排水设施配置。
| 区市容局
| 王爱芬
|
6
| 环境保护
| 创建上海大学地区、大华地区两个基本无燃煤区。
| 区环保局
大场镇政府
| 魏廉虢
梁迎群
|
7
| 为老服务
| 新建养老院1所,新增养老床位200张。
| 区民政局
| 彭林
|
落实4500名70岁以上老人乘车、就医等优惠政策。
| 区民政局
| 彭林
|
为1400名独居及其他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 区民政局
| 彭林
|
为800个纯老人家庭建立联系制度。
| 区民政局
| 彭林
|
新建老年活动室34个,使全区村(居)委老年活动室达到全覆盖。
| 区民政局
| 彭林
|
8
| 残疾人事业
| 组织800名智障人士参与培训、康复、简易劳动,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区残联
| 郭廷育
|
完成盲道改造23.5公里,新建坡道129个。
| 区建委
| 杨卫国
|
9
| 便民工程
| 建设6个标准化医保事务服务点。
| 区卫生局
| 李士华
|
在大场镇、罗店镇、区医保中心增加社会保障卡补换卡功能,方便市民就近补换卡。
| 区信息委
| 浦志良
|
10
| 医疗服务
| 完成大场镇、庙行镇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
| 区卫生局
有关镇政府
| 李士华
|
完成44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 区卫生局
有关乡、镇政府
| 李士华
|
开启农村巡回医疗车。
| 区卫生局
| 李士华
|
11
| 教育事业
| 完成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110紧急报警装置建设。
| 区教育局
| 沈子华
|
完成区管15所、镇管10所学校操场改造。
| 区教育局
| 沈子华
|
12
| 绿化工作
| 新增公共绿地150公顷。
| 区绿化局
| 郑树虎
|
初步建成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宝山工业园区白鹭公园。
| 区绿化局
| 郑树虎
|
完成环区绿色生态步道一期40公里建设。
| 区绿化局
| 郑树虎
|
淞南公园适时免费对社会开放。
| 区绿化局
| 郑树虎
|
13
| 科学普及
| 建成科普村(居)45家、电子科普画廊2块、市民科技学校10所、创建科普教育基地1个。
| 区科委
| 娄月娣
|
14
| 文化事业
| 完成8万户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
| 区文广局
| 瞿新昌
|
完成2个社区文化中心建设。
|
15
| 市民健身场所
| 建成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
| 区体育局
| 刘鸣
|
建成20个市民健身苑点。
| 区体育局
| 刘鸣
|
16
| 公共交通
| 开辟至友谊西路的公交线路。
| 区交通局
| 徐维明
|
17
| 道路建设
| 消除10个重点路口的堵头。
| 区建委
| 杨卫国
|
完成月罗路(蕴川路-沪太路)、丰翔路(祁连山路-外环线)亮化工程。
| 区建委
| 杨卫国
|
18
| 农业生产
| 实施8万亩基本农田有机肥推广使用。
| 区农委
| 潘玉林
|
19
| 市场建设
| 建设4个准入规范、功能齐全、卫生达标的标准化菜市场。
| 区商委
| 曹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