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内 容
| 分 值
| 得扣分标准
| 考核方法
| 备 注
| 得 分
|
一、卫生应急体系建设(8分)
| 1、制定市县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 3
| 无规划不得分;卫生局规划得1分;与发改、财政联合下发得2分;以政府名义下发得3分。
| 查阅文件资料
| 文件:指正式印发的文书。
| |
2、落实市县卫生应急日常工作经费;
| 3
| 纳入财政预算得3分,临时拨付扣1分。
| 查阅拨付单
| | |
3、2011年度投入卫生应急装备资金。
| 2
| 纳入财政预算得2分,临时拨付扣1分。
| 查阅拨付单
| | |
二、应急组织机构建设(21分)
| 1、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卫生应急办公室;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2次卫生应急工作的专题会议。
| 3
| 1、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得1分;
2、有专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得1分;兼职得0.5分。
3、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得0.5分。
4、每年召开2次以上部署卫生应急工作的会议,得0.5分;每少开一次扣0.25分。
| 1、查阅相关文件、会议记录等资料;
2、实地考核,查看机构设置和人员工作情况。(门牌、办公场地等)
| 本表有关资料包括文字材料、影音资料等,下同
| |
2、市、县级CDC和综合医疗机构设独立应急机构或合署挂靠机构,有专职人员。
| 4
| 1、独立设置卫生应急办公室,得2分(CDC、医院各1分,合署办公各扣0.5分;
2、有专职人员(CDC、医院各1分,合署办公各扣0.5分)
| 查阅相关文件和实地察看。
| | |
3、组建市、县级卫生应急队伍。
| 2
| 1、地级市至少2支医疗救援队(含中毒与核救治),1支防疫队,1支卫生监督队,各占0.5分;
2、县级组建一支综合卫生应急队伍,占2分。有核工业的,应有核事故救援队,占1分(或增或减)
| 查阅有关文件、人员名单
| | |
4、组建市、县级卫生应急专家委员会,包括医疗救援、传染病防控、中毒处置、核放射事故等专家组,职责分工明确。
| 4
| 1、未组建不得分。
2、每少组建一个专家组扣1分
| 查阅有关文件和人员名单。
| | |
5、市县级医疗救援建设
| 8
| 1、有独立的120中心得2分,不独立扣1分;有专人(工程师或技工)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得0.5分;
2、综合医院急救中心设立急救绿色通道得1分,建立急救绿色通管理机制得1分。
3、具备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得1.5分(值班制度、通讯网络设备管理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各占0.5分);
4、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上报渠道各占0.5分;
5、综合医院必须有卫生应急床位储备,具有及时迅速救治大量伤病员的能力。有床位储备得1分。
| 查阅有关资料和实地考核。
| 独立是指政府给编制、给经费,并从医院剥离出来。
| |
三、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7分)
| 1、根据国家、省相关卫生应急预案,结合当地工作需要,以市县政府名义印发的卫生应急预案不少于2个。
| 2
| 少一个扣1分;预案内容不规范,酌情扣分。
| 查看预案原件
| | |
2、根据相应法规、规章的要求,结合当地工作需要,制定专项卫生应急预案不少于8个,并汇编成册。
| 2
| 少一个扣0.25分;预案内容不切合实际,操作性不强,酌情扣分。
| 查阅文件资料
| | |
3、制定各单位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并汇编成册。
| 3
| CDC、医院、监督所各占1分,其中制度、岗位职责各0.5分
| 查阅文件资料
| | |
四、卫生应急能力建设(23分)
| 1、卫生应急培训。卫生局每年度至少开展2次卫生应急骨干人员培训,有培训计划,有考核,有总结。
| 4
| 每组织1次培训得2分,无证据不得分,证据不全酌情扣分。
| 查阅有关资料(培训通知、代表名册、签到表等)。
| 开展本级培训。
| |
2、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卫生应急演练或参加政府统一组织的综合性演习。
| 3
| 无演练计划、方案和影像资料等不得分;
| 查阅有关资料,实地观摩。
| | |
3、卫生应急法规、知识宣传。有年度宣传工作计划。
| 3
| 1、有年度宣传工作计划,得1分;
2、坚持(每季度一期以上)编制卫生应急简报得2分;偶尔编写得0.5分。
3、投稿被媒体采用1份加0.5分。
| 1、查阅宣传资料,工作总结;
2、查阅、核对简报。
| | |
4、卫生应急保障。
| 6
|
1、市县卫生局应急办配备较完善的办公设备(电脑、传真机、电话、摄像机各0.5分);兼职工作人员的办公设备可以共享。
2、120急救车装备GPS比率>50%得2分,<50%扣1分;装备对讲机比率>50%得2分,<50%扣1分。
| 查阅有关资料,实地查看。
| | |
5、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根据满足需求、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严格,调用有序,调配得当。
| 4
| 1、检查CDC、医院应急储备各占1分。
2、检查CDC、医院应急储备管理制度各占1分。
|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 | |
6、|制定本市县卫生应急考核标准并进行检查。
| 3
| 1、有文件占1.5分;
2、有考核情况通报占1.5分。
| 查阅有关资料。
| | |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15分)
| 1、制定值班报告制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值班电话畅通。
| 3
| 有值班制度并认真执行,且保持值班电话畅通得3分;值班电话不畅通不得分,并且从总分中再扣2分。无值班制度扣2分。
| 查看文件材料。现场查验值班电话是否畅通。
| | |
2、认真落实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 3
| 按要求完成网络直报,得3分;否则,不得分,并从总分中扣2分。有缺陷扣1分。
| 现场查看
| 无疫情发生,得满分
|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网络直报率、事件处置率、事件评估报告率均达到100%。
| 4
| 1、何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 分。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时限和程序(2个小时内)1.5 分。
3、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网络直报率、事件处置率、事件评估报告率各占0.2分。
| 抽局、CDC、医院应急办各1人。提问,每人每题正确得0.5分;查看疾控机构报告、流调、实验室检测等情况,查阅相关资料。
| | |
4、完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始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 3
| 事件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结案报告并上报,得3分;结案率未达100%的不得分。
| 日常考核。
| | |
5、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报告制度。
| 2
| 按时上报月报得2分;否则不得分。
| 查阅月报告。
| | |
六、监测预警(9分)
| 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二级以上医院设有规范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有效开展疾病监测工作
| 9
| 1、有预检分诊每家得1分;
2、有发热门诊每家得1.5分;
3、有肠道门诊每家得1.5分;
4、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各占0.5分。
| 现场查看医院、乡镇卫生院各1家,各提问1名医务人员有关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和医疗救治知识。
| | |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卫生监督检查(11分)
| 1、对辖区医疗机构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报告和管理情况进行季度检查
| 2
| 无记录或资料不全不得分;每季度开展一次,少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 查看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记录;查看计划、方案、总结等相关材料。
| | |
2、按上级规定上报各种卫生应急工作报表和总结材料
| 2
| 及时派出监督检查人员,有完备的监督检查工作记录等资料,得2分。
| | |
3、调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违法事件
| 2
| 无记录不得分,资料不全扣1分。
| | |
4、监督检查疾控机构是否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等应急工作
| 2
| 无记录不得分,资料不全扣1分。
| | |
| 5、监督检查医疗机构执行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 2
| 无记录不得分,资料不全扣1分。
| | | |
8、做好重大活动和节假日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
| 1
| 无记录不得分。
| | |
八、重大会议、赛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6分)
| 1、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重要保障任务
| 3
| 有保障方案得2分;有总结得1分。出现严重问题的不得分,并扣除总分6分;出现一般问题的扣1分。
| | | |
2、完成市县政府下达的保障任务
| 2
| 有保障方案得1.5分;有总结得0.5分。出现严重问题的不得分,出现一般问题的扣1分。
| | | |
3、其它保障任务
| 1
| 有记录得1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