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合社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如课堂教学、小组学习、报告会、现场交流、远程教育、研讨沙龙等,开展富于个性化的远程教学活动。同时,努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内容,包括面向市民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政治等;面向市民的技能知识教育,如:外语、电脑、金融、理财等学历或非学历的教育;面向市民的闲暇娱乐教育,如音乐、绘画、保健、戏曲、礼仪等内容。要分层分类开展政府倡导的和市民需求的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市民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社区教育载体规范化建设
充分发挥社区学院的指导作用。闸北区市民学习指导中心、闸北区社区教育研究中心,要利用网站为街道和居民提供社区教育发展动态的信息服务,定期开展全区社区教育骨干培训,提供多种教育培训活动的学习资料,加强对八街一镇的社区学校办学管理指导。针对工作中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同时,结合市民的学习需求,积极借助外力,创造条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课件光盘,提供市民随时随地的学习平台,进一步提高闸北区社区教育网站的利用率、覆盖率和点击率。
加强社区学校规范化建设。根据我区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大力改善社区学校办学条件,优化管理者队伍,加强社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和精品课程开发,以教材、备课、师资、统计、报名等教学管理环节为抓手,形成研究的重点,以实事项目的形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并将成果在全区推广。力争到2007年,将我区3-4所社区学校办成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管理制度齐、教学规模大的示范校。
扩大社区基层办学点的数量。配合社区建设和网络化管理的完善,开展相应的社区教育活动,办好每一个办学点,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学习科目,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教育服务,提高办学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努力实现学习资源共享
充分整合和利用社区内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形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开放格局,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发挥上海人才培训广场的示范效应,加强规划,明确定位,搭建“项目孵化、课程开发、专业培训、人才推介、创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培训机构入驻广场,力争年培训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壹万人次。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全区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校居共管”的开放机制,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定期开展学校教育资源开放示范校的评比。
各街道、镇要统筹辖区内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党建资源、体育资源以及人才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便捷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我区革命传统地的特色,加强德育基地的建设,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