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任务
2005年---2007年,闸北区社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1、积极营造终身学习环境
营造浓郁的终身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网站、电台、电视、路牌、广告、手册等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终身学习,知识创造财富、知识改变命运等学习理念,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市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率、认同率和参与率。
总结和发扬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个人的典型事例。充分挖掘周围生活中通过学习改变人生,提高竞争力的学习型个人案例,发扬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典型,定期表彰社区教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闸北报》、闸北社区教育网站等载体上加以宣传报道,引导全区各单位学习借鉴。
形成各具特色的宣传载体。各街道、镇应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基础,在保持主题鲜明的传统社区教育节庆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每年教师节“社区教育宣传日”的契机,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凸显自身的优势,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错位发展,形成有特色、有活力的社区教育模式。
2、开展全覆盖市民教育培训
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训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在职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群、外来人群、未成年人及其他弱势人群等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开展“储备式”和“定单式”培训,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在职职工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培训服务,加强岗位知识及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训练,使之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二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积极争取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大力支持,开设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职业技术培训,要注重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强培训对象的就业能力;三是来沪从业人员的适应性教育,积极利用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社会适应性的公益培训,围绕法律、劳动保障、安全、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社交等主题进行,提高其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要重视对来沪从业人员中骨干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四是老年人群的文化生活教育,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教材和课程,不断优化学习环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覆盖全区的老年教育网络。同时,对青少年在社区的道德实践主题活动及残障人群的学习培训工作也要予以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