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对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提高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自身管理水平。年内组织对大中型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单位覆盖率达到50%。
(八)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管理
做好我区保健食品注册情况调查,推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MP)。加强保健食品广告宣传管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伪劣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中成分含量不合格、擅自添加化学药品和广告夸大功效等违法行为。依法推进凯旋门保健品市场的整治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 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
制订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如经费来源、管理办法、司法公证),在新闻媒体和社区中公布有奖举报电话,鼓励市民关心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有力打击、查处无证照食品生产加工等违法行为 。
(二) 试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
参照《上海市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信息发布办法》,由区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区级媒体建立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各监管部门集中定期通过平台向社会和市民发布、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抽检结果,介绍区内名牌食品企业和优质产品,引导市民健康消费。
在区政务网站上,开设“闸北区食品安全信息”网页,公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要求,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受理网上举报等。
(三)建立并启动食品安全监控系统
在全区57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档案,记录企业性质、规模、主导产品、执行标准、原材料及成品检验、产品标识等信息,为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奠定基础。
在农贸市场试点建立推行重点产品电子信息化管理台帐,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促进市场举办者和个体经营者加强自律。
设计学校食品安全监管软件,通过校园局域网络运用到学校食堂日常管理中,实现长效管理和跟踪管理相结合,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四) 制订地下食品加工窝点取缔整治办法
制订《取缔整治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的实施办法》,明确各监管职能部门和街道镇的职责,理清举报排摸、组织取缔、处罚销毁等环节依法执法的程序,建立无证食品地下加工窝点的发现机制,制定事后监督机制和日常管理制度,加大打击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食品消费安全放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9月份“质量月”和11月份《
食品卫生法》宣传周以及食品安全示范小区建设等活动,提高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碟片和食品安全宣传手册-《一册在手 安全购物》发放到全区各个居委会,指导全区居民购买安全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