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要切实抓好全市8个县市区国家级、省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尊重民意、切合实际的原则,采取“民办公助、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整体推进”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建成、早受益。同时,加强建后管理,落实管护措施,确保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完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绩效考评机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不定期检查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建设和管理进行绩效考评。
(三)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是广泛开展小农水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和投资,按照“一县一流域、一镇一片区、一村一条渠、一组一条沟”的总体要求,加大推进力度。每个县市区必须完成一个流域,每个乡镇完成一个排灌片区,每个村、组完成一条排灌渠道、小型沟渠的小农水工程建设任务。二是以“三万”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小塘堰、小水窖、小泵站、小沟渠等“四小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金、统筹安排,促进蓄水能力与灌溉需求相适应,力争做到一个组疏挖整治一口当家塘堰或一条沟渠,每个村集中维修整治一处小型泵站。全面完成全市小水窖的年度维修任务。三是抓紧水毁工程修复。针对今年出险的各类水利工程,按照“当年出险、当年整治、当年受益”的要求,及时整治,确保明年脱险入汛。
(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居民32.5万人和农村学校师生3万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省政府“十件实事”承诺兑现,确保“绩效考核”目标如期完成。二是按期编制完成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十二五”规划。三是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实现良性循环。四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防护与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努力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确保达标供水。
(五)认真做好水利普查工作。当前,水利普查工作重心已从“对象清查”为主全面转向“普查数据采集”为主,距12月31日标准时点越来越近。各级普查机构要狠抓水利普查责任制的落实,紧锣密鼓地完成对象清查煞尾,抓好普查动态数据台账登记,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同时,按要求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工作,抓好普查经费的落实和管理。要通过抓好水利普查,为项目争取和工程建设与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切实做到“摸清水情、规划未来”,对历史负责,对荆州水利发展的未来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