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襄阳市委办公室、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落实襄发[2011]1号文件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

  (十一)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度
  23、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考评指标体系,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对超出水功能区纳污总量的地区,水利部门停止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广泛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和综合整治,保障水源安全。逐步建立水生态补偿和水源保护补偿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环境保护局)
  (十二)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
  24、将水资源管理保护纳入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体系,行政首长负总责。(责任单位:市政府目标办)
  25、对“三条红线”各项指标落实情况,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水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健全完善水利发展新机制
  (十三)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
  26、逐步推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管理、城乡供水、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涉水事务,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实施。(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国资委、市编办)
  27、严格按规定落实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积极争取国家对公益性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补助,力争维修养护经费逐年增长。(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编办)
  28、深化水管单位内部配套改革,统筹解决好水管单位分流人员社会保障,支持水管单位良性运转。(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9、组建乡镇水利管理站,作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按“以钱养事”新机制落实3-5名公益性服务岗位和经费。(责任单位: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水利局)
  30、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民政局)
  31、发挥水价调节作用,按照统一部署,兼顾效率公平,适时推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用水水价改革,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市财政局)
  (十四)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
  32、全面实行水利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不断创新水利建设监管机制,大力推行项目代建制和设计施工总承包制,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建设工程招标办)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