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强本区计量工作,提升民生计量的社会放心度。要结合标准化菜市场的发展规划,继续推进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的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计量和统一设置,落实“谁主办,谁负责”的第一管理责任人制度。要利用防作弊技术装备打击、遏制遥控作弊等违法计量行为,继续加强对眼镜制配场所和餐饮企业的监管力度,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企业自律,防止回潮。
(三)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增强质量工作的有效性。
为实现经济增长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必须坚持以质取胜,树立“质量兴区”的理念。要继续深化“三个转变”,即要从具体的把关服务和监督管理转变为从宏观上引导企业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发挥市场机制,从对重点产品进行事后监管、查处转变为抓源头、做好过程保证和执法监督工作,从被动应付、突击检查转变为应急处理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要继续按照“条块结合,统一协调,企业为主,归口管理”的原则,组织开展质量振兴、质量攻关活动,帮助企业构建现代质量管理模式。要帮助1-2家质量管理意识强、水平高的企业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卓越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社会贡献,为本区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打好基础。
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完善本区重点企业质量档案的动态管理,做好质量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工作,促进本区产业能级提升。加大对重点产品的监管力度,督促有关产品参加国家强制性认证,对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进行跟踪监管,严厉查处无证生产。
(四)加快推进名(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结合本区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实施新一轮名(品)牌战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营造品牌环境。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扶优扶强,重点关注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质量管理水平先进、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生产的主导产品,为企业提供标准、计量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围绕本区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索现代服务业知名品牌的培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名(品)牌战略的覆盖范围。
(五)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落实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重点关注建筑企业执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力争实现本区所有建筑工程的竣工质量均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目标。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的行为。抓好建筑工程重要部位的基础管理和动态控制,强化建筑工程内在质量监管,打造品牌建筑、优质工程。做好对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管、指导,帮助其提高工作水平,促使其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依法进行监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