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百家标准化农贸市场的建设工作,在区内的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卖场尽快推广快速检测工作。
针对目前对食品的监督检查主要依靠临时性突击抽查的问题,要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对最终产品的抽检过渡到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以定点监督抽检和企业自检的卫生监测体系,规范抽检程序,提高抽检质量,做好不合格产品的确认和追踪工作。在现场快速检测装备到位一级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在监管工作中全面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提高本区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效率,丰富监管手段,增加监管技术含量,充分体现食品安全监管专业性强的特点。
(三)做好投诉和信息化工作
1、建立举报投诉快速处理系统
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开展执法为民的教育,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设置24小时接听的举报投诉电话,认真接待、接听举报投诉,组织专门快速处置队伍,及时处理群众的投诉举报。根据举报投诉提供的线索进行认真分析和排摸,并与日常监督和打假工作结合起来。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网上咨询投诉举报,要在规定的时限内查处,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处理及时率达100%。
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对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举报者适当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同制假售假等违法现象做斗争的行列。
2、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系统
建立完善全区信息员队伍,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展开,使信息员网格化,深入社区,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网格化管理。深入社区,将食品安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发现非法加工点应立即通报有关部门取缔。对不负责任的房屋出租者,也要追究连带责任。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及打击无证生产的非法窝点情况及时在媒体及集贸市场醒目处予以公告,将这些价廉质差的食品淘汰出市场。
(四)建立本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根据《普陀区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规定报告时限、程序和控制消除措施,建立快速有效的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保障系统,形成公共卫生体系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机衔接、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积极发挥区食品安全联席会议的作用,抓计划、抓落实、抓协调
由于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人力、物力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且监管的任务却需要加强,为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联席会议办公室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本区食品生产经营情况的基础资料,根据条线工作计划,制定出本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