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宣传培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加大信息化的宣传工作,并努力完善信息化培训工作,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理念层、兴趣层、应用层和技术层的“层次培训”,满足各层次需要。
二、主要工作和任务
(一)突出重点,积极实施全区电子政务建设
1.整合资源,着眼需求,拓展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初步构筑全区政务外网,为各部门对外办事、对外服务提供网络基础。建立综合数据库,完成来沪人员综合信息资源库、全区统计数据库和各类综合数据库。完成公共信息平台(二期)建设任务,进一步拓展功能,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邮件管理、统一公文交换,建立统一的全区办公自动化通用模块。完成GIS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深化决策支持功能、公共信息服务GIS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和条线GIS应用。
2.优化流程,全面推进,提升门户网站办事功能和服务水平。完成“上海静安”门户网站全新改版工作,全面提升网站办事功能和服务水平。完成门户网站的培训和初始化工作,努力提高政务公开的程度、挖掘网上办事的深度和加快投诉咨询的速度。针对目前已建的行政审批系统,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做到“网上预审”、“实时查询”、“结果反馈”三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我区对外办事水平。在此基础上,今年将推进部门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升级,建设政府采购、旅游、工商、税务、商业、旅游、国资、建设、劳动、卫生、园区等网站,进一步提高招商、房地等网站的办事和服务水平。
3.完善功能、促进应用,全面推广社区信息化。以社区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系统的应用为重点,完善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和条线应用,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按照2%-5%比例发展实名制“市民信箱”用户,实现政府网站与“付费通”网站连接。
4.注重规划,加强研究,把握全区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全市信息化发展的思路,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编制《静安区电子政务发展三年规划》,并做好“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前期准备。加大对信息化应用方向的探索力度,积极开展对社会诚信体系、政府工作流程再造、社区信息管理和“信息静安”的研究工作。
(二)齐头并进,不断推进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1.推动经济领域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建立国有(集体)资产营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有(集体)资产有效管理。建设静安区国有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静安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信息化管理。建设静安区楼宇经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掌握楼宇使用情况,建立预警预报机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建设全区统计数据库,提高统计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区商委信息管理系统,扩大商业信息快速反映系统的覆盖面,开发商业统计分析系统。推进财政对外业务服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延伸财政对外服务工作,不断扩大政府采购业务系统应用范围。加快审计监督分析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