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较低,主体责任未落实等问题比较突出。
4. 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企业应急处置队伍不健全,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应急救援器材配备不齐全,自身应急救援能力较弱。
5. 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安全监管任务重与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安全监管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不能满足行业安全发展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统筹规划化工行业布局,严格准入条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以科技信息系统为支撑,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促进化工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化工园区建设原则。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规划化工园区,优化企业布局,实行统一规划,集群发展。
2. 产业政策原则。强制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加快淘汰和限制不符合安全标准,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积极发展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鼓励的化工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造提升”等形式做大做强。
3. 安全标准化原则。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标准化。
4. 自动化原则。加快推进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依靠科技,加大投入,提高化工行业整体装备自动化水平。
5. 信息化原则。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手段,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支撑。
6. 清洁发展原则。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化工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实现企业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三)总体目标
通过5年努力,以化工园区为载体,全市形成比较合理的化工产业布局;发展一批大型化工企业,淘汰规模小、工艺落后、安全水平低的化工企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本落实,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较大提高;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安全标准化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危险化工工艺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本兼治,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有效遏制一般事故,实现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