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民政局《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建设“十五”计划》的通知
(静府发[2000]30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
区政府同意区民政局拟订的《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建设“十五”计划》,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建设“十五”计划
一、静安区社区事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进入九十年代,上海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建设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开始向社会转移;城市现代化建设大规模展开,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静安区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各种社会矛盾的相应增加,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体制和城市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变革和更新。为了应对挑战,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静安区委、区政府结合本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态势,把视野扩展到社区,把重点聚焦到社区。通过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努力实践,社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政府的职能也通过社区这一舞台得以扩展、延伸,诸如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科普、社区医疗、社区就业、社区治安等方面的建设蓬勃开展,至今方兴末艾。这一趋势标志着以社区为载体发动居民群众参与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自我发展,以解决社区自身存在问题的社区建设活动在城区基层工作中已占据了重要位置。
静安区的社区建设活动在发展社区各项事业,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精神服务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化解社会矛盾和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社区建设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使现代化中心城区框架雏型凸现;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创建文明城区活动深入开展,使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扎实推进。
新世纪来临之际,静安区从区情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双高区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合时代特征和静安特点的新型城区管理模式,不断借鉴经验,拓宽思路,以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
二、静安区社区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五”时期,静安区社区事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及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办、国办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改革体制,不断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