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各街道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建设和康复手段技术资料管理等软件设施,积极开展工作,提高康复效果。
(4)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工作,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各自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有特色的康复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及时、方便、就近的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
(5)区眼防所要继续做好白内障复明工作,降低和控制白内障致盲,做好防盲治盲工作,加强低视力家庭康复训练,开展青少年低视力患者早期视功能训练。
(6)走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康复三结合之路,积极举办各类康复知识培训班,以提高康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高残疾儿童康复受益面;结合“爱眼日”、“爱耳日”、“国际聋人节”、 “国际盲人节”、“市肢残人节” 等活动的开展, 充分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
(7)利用现有康复机构和残疾人组织网络,卫生、教育、残联、各街道等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开展残疾预防,实施残疾儿童首诊报告制度,完善残疾儿童的监测、统计系统,形成早发现、早干预、早训练的良性运转机制,力争做到报告1例干预1例。
(8)各街道要办好工疗站,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健全巩固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积极开展每年1次的精神卫生宣传周活动,发挥精神残疾人亲友会的作用,促进精神卫生健康。重点抓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康复,减少精神残疾发生。为精神病康复者创造就业机会, 回归社会。
(9)进一步加强静安区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工作,在各街道残联设立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专柜,做好残疾人用品用具的配送服务。提供质优、价廉的残疾人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热情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残疾人的需求。
(二)教育
1.任务目标
(1)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入园率、小学入学率,使可以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园率和入学率达到健全儿童少年的同等水平。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
(2)继续发挥特殊教育体系的作用,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建设和管理, 不断增强特教的师资力量。
(3)动员有就学能力的残疾人普遍接受普通义务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4)鼓励有志残疾人完成高等教育,培养一批残疾人的中、高级人才。
2.主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