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信息办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三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信息化投融资新机制
  ­--要处理好加强政府支持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投入规模和投资比重。对区内信息基础设施和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要以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内外资金进入静安区信息化领域。
  ­--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手段,运用双赢模式的理念运作,政府配套、扶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不断探索新的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融资机制。
  (三)引进、培养和使用并举,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150人左右的全区机关信息化队伍,原则上每单位有1-2名专职人员参与,并定期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促进各单位信息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
  ­--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信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与稳定信息化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我区信息化人才资源。
  ­--制定积极政策,通过建立各种人才使用机制,引进一大批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充实全区的信息化队伍力量,提高全区的信息化建设知识水准。
  ­--高度重视信息化领域的继续教育,利用各种办学资源,有计划地对在职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
  ­--整合全区人才资源,建立一支以高中以上青年学生、信息化专业人才为主的多层次的信息化志愿者队伍,以满足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推广等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需求。
  (四)规范标准,加强研究,提升信息化工作的综合水平
  ­--明确信息化的定义、范围和统计口径,建立操作性强的信息化统计测定指标体系,准确反映和把握全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我区双高战略信息化指标。
  ­--依据本市各种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我区信息技术建设标准和操作规范,包括网络系统建设标准、网络接口标准、安全平台建设标准、软件技术平台标准等。
  ­--引进外脑,成立专项课题小组,及时研究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与信息化有关的问题,探讨有效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努力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强超前研究。利用著名高校的人才资源,组建一所由信息化领域的著名专家(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博导教授)领衔的软件研究机构,重点研究软件产品结构、软件技术,利用市场机制带动全区软件产业的质的飞跃,促进全社会软件工业的大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