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依法履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职责,特别要提高监护人对儿童的保护和职责意识,全方位地保障和切实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4.坚持做好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实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和科学矫治;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中,进行抵制黄色书刊及音像制品和毒品的宣传教育。
5.加强儿童司法保护,对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惩处;教育和帮助儿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格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儿童活动场所举办营业性文化娱乐活动和对儿童有害的演出、展览活动等;禁止在学校周边50米内设歌舞厅、台球室、游戏机房、网吧等;规范娱乐场所游戏内容的审理、安全措施的督查。
7、进一步加强对儿童图书、报刊、影视、动画等作品内容的审查和市场管理,坚决查禁淫秽、迷信和渲染暴力的书籍、报刊、影视、动画等非法出版物;严格审查儿童不宜观看的影视片和广告。
8.依法保障处境困难儿童的生存、发展权利,维护其接受教育的权益;要特别关注对离异家庭儿童的保护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和生活关心,帮助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9.加强对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管理、教育和救助工作,提供合理的机会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
(四)社会环境
主要目标
优化儿童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切从儿童主体出发,使“儿童优先”的意识深入社会。
--儿童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环境有明显优化,至2005年,儿童活动场所的社区配备率达80%。
--儿童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至2005年,儿童食品、用品和玩具的安全质量不断提高。
支持指标
1.学生营养午餐质量合格率100%。
2.婴幼儿辅助食品,儿童学习用品、娱乐健身玩具等质量抽查整改复查率100%。
3.各类科普、文化、体育等活动场所和教育基地,以成年人票价的30%向儿童(18岁以下)优惠开放,逐年提高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率。
策略和措施
1.严格执行儿童食品、用品的检测标准,将儿童食品、用品的生产监督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技术监督部门要定期抽查检测,坚决抵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