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和措施
3.1 将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纳入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中;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女性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四自”精神教育;鼓励妇女积极投入社区公益性活动,发挥妇女在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活动中和“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2 依法维护男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把性别意识纳入教育决策主流,结合教师的岗位培训,加强性别角色教育,培养女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全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3.3 充分发挥优秀女性人才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中的作用;培养选拔一批女性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的中青年女性科技人才,形成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女性科技人才梯队。
3.4 利用社区学校的教育功能,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课程,向社区妇女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宣传法律法规,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妇女积极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
3.5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信息的作用,举办各类健康、健身和保健培训,关注妇女的心理健康,注重女性“六期”综合教育,开展女性体能测试,促进妇女身体素质全面提高;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3.6 大力发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健美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社区健身点的功能和各类体育协会作用,举办拳操、健美舞等各类比赛及展示活动,提高广大妇女的身体素质。
3.7 加强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爱滋病;积极开展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科研、预防和宣传服务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3.8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关注妇女健康,建立女性妇科疾病防治和检查的有效机制;做好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工作,提高女性的生命质量。
3.9 加强外来女性的思想文化、法律法规、技能培训和计划生育的教育,努力提高外来女性的整体素质。
(四)妇女与生活
主要目标
改善生活,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生活质量。
--关心妇女身体健康。继续实行两年一次的妇科普查,“十五”期间的妇科普查率要在“九五”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步推行45岁以上的女性一年一次的妇科普查;妇女平均期望寿命要保持在81岁以上。
--抑制贫困化,缩小收入的性别差距。完善对低收入妇女群体的生活保障;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女性比例不超过60%;可支配收入的性别差距逐步缩小。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