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静安双高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要求加快发展本区卫生事业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医疗卫生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对本区卫生事业而言,既面临挑战,更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静安要建设双高区,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快职能转变。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快改革,更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加快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医疗技术和设施设备,全面提高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现状分析
(一)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1.按全区总体情况分析
本区卫生资源丰富,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总体上能基本满足本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区域内有各级公立医疗机构18家,服务网络覆盖全区。千人床位数11.15张,千人卫技人员数18.24人,千人医生数7.62人,千人护士数6.82人。区属医疗机构医护比1:0.79,床护比1:0.54。现有民营医疗机构10家,个体开业20家。存量规模不小,特需医疗服务和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存在发展空间。
2.按医疗机构利用情况分析
本区医疗机构服务量中,三级医疗机构占50.72%;二级医疗机构占24.76%;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24.52%。三级医疗机构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服务人群遍及全市、全国;二级医疗机构主要为本区居民服务,其中区中心医院利用率较高,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利用率较低;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率较高。
3.按专科机构分析
区精神卫生中心核定床位70张,难以满足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全区残疾人约1.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6万余人,需要提供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的占相当比例。康复医疗和老年护理现有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加快发展。
4.按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分析
本区大型医疗设备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一、二级医疗机构设备配置与其功能基本吻合,但现有设备亟待更新。
(二)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执法资源配置情况
本区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健全,但业务用房、执法技术手段和检验监测技术支撑系统急需改善;人员数量基本符合编制标准,学历亟待提高,专业结构需要调整。
三、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宗旨,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结构调整为核心,深化卫生改革,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全面提高卫生综合保障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与“双高区”相适应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大力推进“健康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