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农业局关于印发《杭州市现代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是实施水产养殖良种工程。争取财政支持,以实施项目的形式,加大对水产原良种开发、引进、培育、繁殖和推广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水产原良种的养殖覆盖率,争取至“十二五”末,我市的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三)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

  一是全面提倡和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新理念和技术,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市所有渔业养殖水域、养殖品种实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二是健全、完善鱼类病害防治、测报网络体系。在原有网络体系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市、区、县(市)、乡镇三级鱼类病害防治与测报网络,充分发挥“渔技110”作用,建立起鱼类病害预警预报系统。

  三是全面实施水产品产地准出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我市的全面实施;同时实施水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确保我市生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在稳定现有养殖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开发有市场前景、养殖适应性广、经济和营养价值高的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采取引进外域和开发本地土著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并重的方式,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力争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万亩,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产量与常规鱼类品种的养殖产量之比达到8∶2。

  二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在八大水产养殖优势产业带建设基础上创建一批现代渔业综合体。即:

  (1)在萧山围垦地区为养殖基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十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综合体。

  (2)在余杭区运河、塘栖、仁和及径山等镇为养殖基地的生态甲鱼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万亩生态鳖养殖综合体。

  (3)在淳安县千岛湖为养殖基地的有机鱼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三十万亩有机鱼养殖综合体。

  (4)在西湖区双浦镇为养殖基地的罗氏沼虾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万亩罗氏沼虾养殖综合体。

  (5)在余杭区运河、塘栖和瓶窑等镇及萧山围垦为养殖基地的黑鱼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黑鱼(杂交鳢)养殖综合体。

  (6)在建德、淳安等县(市)大水面为养殖基地的网箱养殖名特优水产品和冷水性鱼类优势产业带,创建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养殖综合体。

  (7)在富阳、桐庐、建德等富春江两岸及萧山围垦为养殖基地的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优势产业带,创建河蟹养殖综合体。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