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诊治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谁治疗、谁管理”的防治工作原则,落实结核病人资料的规范管理,执行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实施定期配药、定期复查及服药监测等管理工作,确保治疗效果。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辖区居住的不住院期间肺结核病人的化疗督导管理及健康教育负责。对辖区内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必须明确专人承担化疗督导管理,使病人得到全程、规范治疗。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等要参照社区结核病人管理要求,落实本单位结核病人的化疗督导管理,卫生部门做好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二)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
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要在呼吸科医生中推行统一的结核病诊治指南,提高因症就诊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要采取以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为主的病例发现方式,对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及时转诊,并建立健全追访制度;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等高危人群开展结核病线索查病,以便主动、早期发现结核病人。
结核病诊治定点医疗机构要根据要求,对有结核病症状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开展检查及治疗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全面实施化疗督导管理,落实家庭督导,确保规则服药。要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登记一例,治疗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三)完善结核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结核病报告、登记、统计、监测、评价系统,将结核病防治信息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明确专人负责结核病的报告、登记、治疗和管理等信息资料的综合整理与研究分析,保证各类登记信息和统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及时、准确,掌握结核病疫情动态,为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采用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利用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及时开展培训。普及现代结核病控制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业务素质,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五)积极开展以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为内容的健康教育工作。
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坚持全民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在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和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民防治结核病的氛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