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1)积极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推进法治四川建设。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扎实开展创建活动,鼓励各地勇于创新、自创特色。“六五”普法期间,每年创建省级法治城市3 个、省级法治县(市、区)20 个,并实行复查复验动态机制,积极推进法治四川建设。同时,广泛开展依法行政(办事)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诚信守法示范企业等基层创建活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2)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
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合法性审查、实施情况后评价和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科学设定考核指标,纳入县(市、区) 政府、市直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加快实行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不断加强公正司法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和规范法律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3)加强行业依法治理。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认真落实地方和上级开展行业依法治理的安排部署。各级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辖区内行业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及检查、监督、问责。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是非执法行业的主管部门要按照“ 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协助、指导和督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制定并落实行业依法治理规划和工作措施,加强检查考核。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积极开展行业专项治理活动;认真开展以“依法办事、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窗口行业”创建活动,推动各行各业的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带头抓好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具有垄断性质、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要依法改革内部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服务行业要依法放宽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形成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发展,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城乡社区居民和农(牧) 民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中之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省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村(居) 民委员会等组织都应按照全省及各地、各部门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