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二、明确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四川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坚决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的方针和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优化为中心,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兼并联合,加快改组改造,支持重点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我省水泥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到2010年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6400万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干法水泥达到5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水泥企业矿山复垦率达到70%以上,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节能降耗,余热、工业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普遍推广,水泥散装率提高到30%以上。
  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和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规模效益原则。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日产熟料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窑;禁止新建和改扩建日产熟料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窑,任何规模的立窑水泥及其他形式回转窑水泥。

  (二)坚持资源保障和合理利用原则。建设大中型水泥项目必须有可靠的资源保障。日产熟料2000吨以上的水泥项目必须有自备矿山。一般情况下主要原料矿山服务年限应不低于50年。矿山建设必须规范设计,合理开采。禁止采用对资源具有破坏性的民采民运的方式。

  (三)坚持技术进步原则。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新上项目要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避免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和降低成本,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现有湿法旋窑、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等要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节能降耗,治理污染,提高水平。

  (四)坚持环境和生态保护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限期淘汰、关闭落后的水泥生产能力。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环保审批。切实加强矿山管理,落实矿山复垦及生态保护措施。鼓励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有害废弃物等利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散装率必须每年有较大提高。

  (五)坚持扶优扶强原则。按照一定条件和标准,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跨区域、集团化发展。大力扶持对行业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引导作用,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实现集约和规模经营,促进市场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工业集中度。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