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区规划和土地管理。以《上海市中心城(徐汇)分区规划》为大纲,立足全区,统筹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努力做到各项专业规划在区域范围的全覆盖,推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认真制定各编制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重要地区、重要路段的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深入贯彻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促进本区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土地管理与规划管理协同的土地开发机制,严格按照规划功能和产业导向,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大土地储备力度,转变土地供应模式,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和项目的功能开发与建设。徐家汇地区、枫林生命科学园区、铁路上海南站地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黄浦江徐汇段沿线是徐汇未来发展的重点所在。全区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强政策、资金、资源的有效聚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重点区域和项目的功能开发。一是进一步细化规划工作。注重将国内外规划咨询成果与本区规划编制相结合,国际理念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切实做好论证与规划、规划与落地、落地与实施之间的衔接。二是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础条件较好的项目要加快推进;条件尚不成熟的项目要积极筹备。加强土地储备,发挥国有资产引领作用,吸引海内外资本积极参与。三是加强重点区域形态建设、功能开发与产业间的融合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徐家汇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发展医疗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铁路上海南站周边地区和小闸镇地区加快推进数字娱乐产业,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实现保护改造与旅游产业的联动。
积极引进适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的内外资项目。以五大重点区域和导向型产业为重点,抓住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有利时机,瞄准国际著名集团公司,组建专职团队,实施专题招商和集中招商。加强对街道、镇招商的指导与服务,形成区和街道、镇两级招商机构互有侧重、互相支持的工作模式。积极组织“走出去”招商,有重点地吸引境内外企业来我区投资发展。进一步开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兑现招商项目奖励政策,扩大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效。挖掘存量,扩大增量,积极推动历史遗留项目的启动,努力争取优质项目的增资。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通过流程再造,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各类违法行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积极推行食品生产许可证(QS)制度,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加大对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医托、药托”等违法行为。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商标假冒侵权行为。全面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行业信用的服务和管理体系,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