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项目工作
各县市、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必须依托项目拉动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不断加强和推进项目工作。
(一)牢固树立拼抢项目意识。各县市、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拼抢项目的意识,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志在必得的勇气,千方百计上项目、跑项目、争项目。要大胆借鉴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坚持资源共享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力量,提高项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走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钱就无法争取项目"的误区,树立"有投入才有回报,争取到项目才有投入、有发展前景"的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挖掘项目,靠上去争抢项目,全力打造项目。
(二)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依托自身优势打造项目。重视研究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走势,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产业导向和投资重点,按照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与投资重点对接、与本地实际对接、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原则,积极打造具有本地资源优势,与国家产业导向吻合、对全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使一批能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带动能力强、聚集效应大的项目落户昌吉。要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和东部发达地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过程中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会,主动对接,吸引项目。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项目库,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申办争取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要求,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使项目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源,保证随时能够提供所需的项目。
(三)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推动项目工作。各级政府及项目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实行项目运作统筹安排,将项目运作统一归口各级项目办,统一操作。由项目办对各种人力和社会资源进行梳理,造册登记,归集使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和社会资源。依托自治州项目办和驻京办事处整合全州各县市、各部门和企业项目方面的人力和社会资源,建立与自治区及国家有关部委经常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形成争取申报项目"绿色通道",提高项目申报效率和成功率。充分利用专家、学者的知名度等无形资产,及时指导和帮助我州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走势,有目的地打造和运作项目,力争不断有大项目、新项目进入国家、自治区项目盘子。
(四)建立自治州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切实增加项目工作投入。为确保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运行,州人民政府建立自治州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主要从三个渠道筹集,即:州人民政府从州财政预算内安排;项目业主从自身筹措资金中专项安排;州财政从申报成功的项目中按照到位的国家和自治区投资额以一定比例从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中提取。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滚动使用,主要用于打造、运作对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大项目。
(五)优化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项目工作氛围。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要从自治州发展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为项目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切实推进项目工作,对重点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防止各类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对项目造成干扰,减少对重点项目的收费和摊派,杜绝对重点项目的"三乱"行为。各级项目办要加强对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的指导协调,研究制定全州跑办项目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项目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加快项目的批、转、报,积极协助项目单位跑项目,争取项目早立项、早建成,早日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