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公务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
宪法和法律,系统学习和熟练掌握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做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道德品质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两新”组织管理人员应当重点学习掌握与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诚信守法、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观念。要继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提供法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他们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法制宣传教育最有效的实践。要切实使实施法律的过程成为学习法律、宣传法律的过程。要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教育群众。要扎实开展法治城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小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守法经营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依法治理水平。要以“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两新组织、进旧改基地”为平台,深入推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法治实践活动,用法治实践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检验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
四、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要注重结合典型案例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活动实效。各类媒体要积极承担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关注法治热点、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提高法制节目、栏目(专栏、专版)的质量。要探索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兴媒体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加强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引导法治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广,创新法治文化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和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法制宣传教育格局。本区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各执法主体,要切实承担起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法制宣传教育的考核评比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体系,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进一步加大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各项投入,努力为基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