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气象台预测,我市2012年总降雨量接近常年,约为1700~1800毫米,前汛期(4~6月份)降雨量偏少10%,约550~650毫米;后汛期(7~9月份)降雨量正常略多,约750~850毫米;热带气旋约2~3个。结合近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是6~8月份的主汛期。这段时间内,在台风和强降雨、连续降雨等突发气象条件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对各重要危险点、隐患点及危险区段监测防范,必要时应采取临时紧急避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三)重点防治区域。
1、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地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域主要位于我市西北、西南等低山高丘区,重点防治的区域:(1)揭东县玉湖-新亨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2)揭西县西部上砂镇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3)揭西县西北部五云镇-良田乡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4)揭西县河婆镇-南山-灰寨一带崩塌重点防治区;(5)揭西县北部龙潭-南山-五经富-京溪园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6)普宁市大坪-船埔-高埔泥石流、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7)洪阳-广太-梅云不稳定斜坡、崩塌重点防治区;(8)后溪-高埔-东港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重点防治区;(9)普宁市下架山-军埠地裂缝重点防治区;(10)惠来县惠城镇、隆江河沿岸、S236沿线崩塌、不稳定斜坡重点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一是严格控制和限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随意切坡等行为;二是对已发生灾害的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防治措施。
2、主要交通干线。山区各级公路多数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沿线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汛期更需要加强防范。主要道路有:S 238线揭西-双岭路段、惠来河田公路和山区镇、村级公路等高陡边坡治理滞后或不到位路段,需重点防范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采取监测、工程防护和生物等措施加以防治。
3、其它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区域。(1)易受风暴潮袭击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惠来县靖海镇-神泉镇一带、揭东县地都镇-曲溪街道临江一带。主要防治措施:严禁过量开采河砂,采取监测、工程防护等措施治理。(2)软土地基变形灾害防治区:主要为河口三角洲冲(淤)积平原区,防范的重点为80年代以前建造地基缺乏妥善处理的房屋。主要防治措施:严禁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强采超采地下水,新建建筑物采取桩基础等工程措施加以防范。(3)在采矿山(石场)、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在建工程施工。主要防治措施:汛期注意防范坡面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4)山区新建、改建的铁路和公路,施工过程中极易诱发崩塌、滑坡,应严格按规程施工,加强监测防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