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快社会治安图像采集系统建设和资源整合,构建市际、镇际治安卡口监控系统“两道防线”。坚持群防群治,理顺治安管理、保安服务业管理和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健全基层治安协作联防机制。加强治安复杂场所管控,认真落实许可备案制度和分级分类管理措施,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和重点地区实行挂牌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多发性犯罪,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公安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作用。
12.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加快光纤入户工程。建设人口、法人、信用、地理信息等重点公共基础数据库,建立全覆盖、更新快、功能全、互通共享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加强政务网站建设,健全网络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推进网络问政和网上建言献策活动。鼓励街道、社区建立服务型网站,扶持有社会责任感的民间网站,积极利用博客、微博、网上社区等渠道,加强在线交流和沟通协商。坚持依法管网,落实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责任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举报热线、网站自律专员等机制建设,构建文明办网、文明上网长效机制。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依法治理网络虚假、色情、诈骗等不良信息,打击违法犯罪。
四、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13.鼓励扶持创业就业。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大学生创业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谋福工程,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有就业能力的人享有均等的就业机会。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到“十二五” 期末,完善以免费服务为基础的基本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推广社区工作坊和农业工作坊,促进困难群体社区灵活就业。大力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技能提升计划”等职业培训项目,实行就业培训补贴。
1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组织实施教育九大重点工程,形成育人为本、激发潜能的人才培育新模式,形成均衡优质、协调发展的基础教育新布局,形成覆盖区域、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新体系,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到“十二五”期末,2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3年。完善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和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坚持基本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其队伍建设,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1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完善城乡居民与农村居民、户籍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平等共享的社会保险制度,推行同参保、同缴费、同待遇、同服务,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的调节机制。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健全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方位覆盖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