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发展文博相关产业
(一)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文物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具有市场前景的文物资源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与产业和市场相结合,参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文物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景点)、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优势在保护前提下,加大投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培植文化遗产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二)整合资源,打造文物利用品牌,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文物旅游、文物复制、文物信息、文物出版、文物展示、文物创意、文物流通、文物知识产权等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搞好文物藏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研发文物衍生品和服务项目;开发一批文物精品旅游线路、一批文物系列邮品、一批文物复制仿制工艺品、一批地理标志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大对文物展示设施建设力度,发挥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提升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推进古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形成文物保护和利用机制。
(四)创建具有黄冈文博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第六章 重大工程项目
一、红色旅游中的文物保护展示工程
以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及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为规划范围。具体保护展示工程项目为:
黄州区:陈潭秋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开发项目;
团风县:林育南故居,张浩故居,万年台农民协会演讲旧址,八斗湾“共存社”成立旧址,漆氏宗祠,王家坊抗日民主根据地,鄂东抗日游击五大队诞生地;
红安县:七里坪革命旧址(群),李先念故居,董必武同志旧居,红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省委及陂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群),黄安县农民协会旧址,黄安三区农民协会旧址,秦基伟故居,郑位三故居,西汪家湾革命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和鄂东北道委会旧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黄柴畈会议旧址,黄麻起义会议旧址—文昌宫,一批将军故居;
麻城县: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军指挥部(乘马会馆),麻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麻城县委旧址,麻城城区六乡农民协会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夏家山革命旧址,柏树咀红军二分医院,刘文蔚烈士墓,一批将军故居;
浠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张体学办公石洞;
罗田县:金凤楼(中共罗田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肖方故居;
英山县:红二十五军军部(郁氏祠),陈卫东故居,肖伯堂故居;
蕲春县:詹大悲墓,高山铺战役总指挥部旧址,蕲州烈士陵园;
黄梅县:红十五军成立纪念地,宛希俨、宛希先故居,吴致民故居;
武穴市:陈康故居,居氏家族墓群等。
革命纪念建筑: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纪念碑,高山铺战斗纪念碑,红安烈士陵园 ,麻城烈士陵园,团风烈士陵园,英山烈士陵园,黄梅烈士陵园,陈潭秋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李四光纪念馆,闻一多纪念馆,黄麻起义及鄂豫皖革命苏区纪念馆,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罗田县胜利镇革命烈士陵园,鄂东名人纪念馆;邓雅声烈士陵园。
二、博物馆体系建设工程
基本形成以市级博物馆为骨干,市、县国有博物馆、纪念馆为主体,行业和民办博物馆、纪念馆为补充,综合性、专题类博物馆协调发展,规模适当、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建设体系。
市直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工程:黄冈市博物馆新馆、黄冈名人文化园、苏东坡纪念馆、黄冈市民俗博物馆、大别山生态博物馆、大别山地质博物馆。
县(市、区)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工程:红安县、浠水县、团风县新建综合性博物馆,蕲春县博物馆完成二期工程建设,麻城、武穴、英山、黄州博物馆进行馆舍完善提高,罗田县维修现有馆舍;专题类博物馆(纪念馆)建设项目:黄梅县黄梅戏博物馆、废名纪念馆,英山县毕昇活字印刷博物馆、红二十五军纪念馆,麻城市李贽纪念馆,罗田县万密斋博物馆等。各县市依托一大批名人故居和遗址遗迹,发展各具特色的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