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完成28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增、改造各类绿化面积15361亩,种植苗木77万余株,建设新的农村郊野公园。加速推进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和“三起来”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公共设施管护和农民冬季取暖等问题。实施“新能源”工程,在山后地区积极开展清洁能源试点,完成农村节能减排任务。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活动。
三是关心支持农民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造就一支作风顽强、业务过硬的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引导、支持农民创业、就业。拓展园区与农村发展互动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改善农村教育质量,深化农村学校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对口支援活动,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和待遇水平。开工建设新永丰中学。继续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工作,建设温泉体育中心和3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好面向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各类公益文化演出活动。坚持“人才兴农”战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主动性和积极作用,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农村工作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是加快北部新区建设。完善新区开发建设机制,推动新区组团式开发建设,增强土地投放调控力度,注重循序渐进、梯次实施和建设资金平衡。全面推进北部四镇先行启动项目土地一级开发,加大农民定向安置房建设力度,实现开复工33.7万平方米,竣工20.4万平方米。完善新区路网体系,加快上庄路等道路建设,基本完成村村通公路、通公交工程。建成温泉公园二期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继续推进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推动城市管理体制向新区延伸,不断扩大市政、环卫等公用事业覆盖面。
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社会和谐水平。
一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以建设“平安海淀”为目标,落实安全维稳责任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深入开展信访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全力压减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认真抓好应急管理组织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借鉴奥运经验,完善食品、药品和产品安全监管网络,健全追溯、召回、退市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
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高度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拓宽就业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就业帮扶人群。加强创业辅导和人员培训,鼓励开发、引进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用工规模。下大力气抓好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加强劳动关系动态监控,完善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妥善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落实社会保险缴纳新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活动。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扩大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覆盖面。加快推进上庄、苏家坨、吴家场等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实现经济适用房开复工37万平方米,廉租房开复工10.4万平方米,逐步扩大廉租房实物配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