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手足口病、问题奶粉事件进行了有效处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城乡全覆盖。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精神卫生防治院易址新建工程基本完工。“农民健康工程”惠及7.2万名农民群众。我区荣获“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
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组织“五月的鲜花”、惠民电影周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组织实施“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史志工作取得新成就,《海淀建设史》、《海淀改革开放30年》顺利出版。全民健身活动扎实开展,竞技体育金牌战略取得重大突破,我区运动员夺得奥运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
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就业5.4万人,2.4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万名“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0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全面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全区67%以上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制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良好服务。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解决工资拖欠案件2398起,受理劳动仲裁案件8109件,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首次将全区3万名无保障老人、6174名无业居民、5.7万名农村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大幅提高农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6%,新农合保障水平居全市首位。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2900名老人纳入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复工面积57.8万平方米,竣工17万平方米,对645户家庭进行廉租房补贴,有3435户家庭通过摇号配售限价房。823间危房排险解危任务全部完成。
六、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新阶段
全面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重大决策主动征求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年办复全国、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818件,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建议案2件,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重构业务流程,实现了17个部门256类行政事务的网上办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搭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群众事务呼叫平台解决群众诉求问题30730件。
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出台了进一步提升行政执行力的若干措施以及相应的监督、监察办法,政府决策、执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依法行政教育,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复议纠错功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压缩行政成本10%。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大案要案19件,结案10件。
召开了第四届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成立了海淀艺术团联盟,联席会议倡导单位达228家。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国家级妇女儿童示范区工作通过中期评估,人口计生、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气象、民防、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