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11.探索普职融通、高中与大学联合育人机制。加强普职融通的研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学生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技能教育内容。开展高中和大学联手设计校本课程、共同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试点。建立普通高中与高校、科研机构共享教育资源的机制。
  (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
  12.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北部地区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更好地发挥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为中学提供技能教育、为居民奉献社区教育的作用,推进职业教育精品化进程。建设国家级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衔接的探索,建成6个市级职业教育名牌专业和10个区级重点特色专业。
  13.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批与现代企业发展同步的校本教材,促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试验,建立以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4.建设产学研训一体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网络技术、媒体制作、计算机检测与维修、动漫制作、金融事务、电子商务、烹饪技术、财会、美容美发和学前教育等10个校企合作、产学研训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服务,进一步提高基地的使用效益。
  (五)实施全纳优质的特殊教育
  15.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培智学校办学规模,加强特殊教育中心建设。完善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推进在普通学校建设资源教室工作,建立随班就读评价制度,开展随班就读个性化教育研究,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对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
  16.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高于普通学校。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事特殊教育。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全区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标准完成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达标工作。
  (六)加快发展惠及全民的继续教育
  17.健全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创新学习制度,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18.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完善以中关村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职业学校为骨干、居民小区市民学校(村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开展“市民学习品牌”创建活动。完善农村地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加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村级社区教育学校的建设。继续开展职业学校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学习服务。
  充分发挥我区高校云集,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建设学习型城区过程中的基础性、主体性功能和作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市民学习品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和教材。
  创新学习制度、方法和手段,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加强终身学习网络平台建设,建成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志愿者队伍和工作信息库,为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为便捷的学习服务。
  19.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健全学习型城区建设统筹领导体制,完善工作分工、评估检查、总结表彰、工作研讨交流、队伍建设和信息统计等工作制度,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培育和表彰一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进单位和示范典型,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