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海政发〔2011〕48号)
各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
经区领导研究同意,现将《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九月五日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2011年9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发展目标
五、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公办为主的学前教育
(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
(五)实施全纳优质的特殊教育
(六)加快发展惠及全民的继续教育
(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八)积极引导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十)支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十一)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加强教育系统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
(三)依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四)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五)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校
(六)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七)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八)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执行时期,是海淀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海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时期。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和《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海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淀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教育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素质教育有效实施,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终身学习的能力显著增强,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目前,海淀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75%,47%以上的户籍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教育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发展指标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今后五年,海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必将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现在,海淀教育发展水平与首都和海淀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依然是海淀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择校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由于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还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还不健全;保证学校依法规范办学,增强学校办学活力,鼓励更多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统筹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建设学习型海淀的工作任重道远;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任务有待加快落实。
教育资源是促进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人才优势是海淀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优势。海淀区作为人力资源密集和教育事业发达地区,有条件、有责任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中走在全市和全国前列。
二、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