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本质安全度不高。高危行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整体水平不高,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不落实、不规范,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责任保险制度推进滞后;缺少对隐患整改、安全设施、防护用品、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必要投入。
四是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不健全,保障能力不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较低,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科研投入不足;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效果不明显;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强,没有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应急救援体系有待健全,救援队伍力量不强,救援装备不足,应急预案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应急演练未实现制度化。
五是重大隐患整治还不彻底,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还不完善。重大隐患治理制度落实不够,一些地区、部门挂牌督办的隐患尚未得到治理,已经治理的隐患因工作不力还可能出现反复,重大隐患排查不深入,新的隐患还在不断产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机制尚不完备。
六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执法效能不高。安全监管力量呈现层层递减的“倒金字塔”格局,监管力量十分薄弱,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安监机构标准化建设尚未起步,现场检查、机动执法、取证听证、信息处理等各环节的配套执法能力不强;监管对象种类繁多、情况复杂、专业性强,但安监部门执法专业人才缺乏,造成安全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
七是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亟待强化。全市职业危害严重,职业病新发病例潜在危险较大;职业危害范围广,矿山、冶金、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行业不同程度存在职业危害。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作业环境条件恶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职业危害申报、统计、分析制度尚未建立。职业健康监管体制尚未理顺。
八是监管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彼此协调不够。随着生产经营实体急剧增多,对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在安全生产领域,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之间以及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门监管部门之间,都还有不少关系有待理顺,尤其是分工不明、职能交叉、推诿扯皮、重复执法、相互干扰、错管漏管等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园区建设为契机,实现了鄂州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企业本质安全程度、安全基础、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体制机制、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市安全生产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工作必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如法规标准、科技服务、应急救援等支撑体系尚不健全,监察执法能力有待提升,安全文化环境还需改善。
1.在“十二五”期间,民生问题将提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安全生产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政绩业绩考核中的权重将进一步加大,各级党委政府必将进一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新机遇。
2.在“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期、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加速发展期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期,法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新机遇。
3.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我市融入“两圈一带”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大批新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建筑、能源与原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交通运输量急速上升,公众聚集场所的数量和人口密度逐渐增加,一些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压力将出现新的特点,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4.按照建设安全保障型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对提升安全监管监察效能及提高事故灾难处置能力的期望,公众对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5.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业人员急剧增加,人员流动频繁,大多数从事高风险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职业教育、安全培训相对滞后,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弱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等问题一时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给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6.随着民生问题地位的凸显,职业健康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职业健康监管也将成为新的五年规划时期安全监管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这项职能尚未理顺,监管手段缺失,监管压力很大,给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