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实县级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调配交流、培训培养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制定和落实倾斜政策,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特岗计划”,探索定向培养、学费代偿等模式,为农村学校补充高素质师资。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禁止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3.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培养教育教学名师。县财政参照自治区的做法设立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和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改善义务教育教师待遇。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难问题。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1.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加大对农村课堂教学的指导,支持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评估,改进课堂评价,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工作重心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上来。
2.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不得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和升学依据。学校要开足开齐课程,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严禁设立各种形式的“重点班”、实验班和特长班;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有关考试及学生作业量的规定,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各种特长和技能,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改进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备课和讲课上下工夫,在育人的艺术上下工夫,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育人艺术把学生吸引到学校、课堂上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
(五)关注弱势群体,坚持资助政策
1.做好“学困生”、贫困生、孤儿、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及时掌握这些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上学,做到传授知识有耐心,生活情感有爱心,控辍保学有恒心。
2.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县级人民政府要足额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等学生资助政策地方分担资金,并切实加强资助经费的管理。建立政府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其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和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3.关爱困难群体,保障孤残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福利机构要通过特教班等方式,确保孤残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
(六)加大宣传,依法控辍
为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各义务教育学校要结合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送子女上学的自觉性。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本县(市、区)工作方案及相关工作制度,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附件:1.来宾市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十二五”期间来宾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县目标值
附件1
来宾市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为加强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全市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具体实施。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杨和荣 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莫 桦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韦凤云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成 员:盘启亮 市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