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

  三、强化重点环节的监管,预防和消除火灾隐患
  (一)加强建筑工地和建筑材料消防安全管理。要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2011)、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公消〔2009〕131号)和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辽公消〔2009〕74号),落实规定的消防安全技术和管理要求。住房城乡建设、公安等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现场临时性消防供水系统、各类设施完整好用,安全网阻燃性能、外保温及外墙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严禁公共建筑在营业使用期间进行外保温施工作业,严禁对居住建筑在未撤离居住人员的情况下进行节能改造作业,严禁用火用焊与保温施工同步作业,严禁在施工建筑内安排人员住宿。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外墙保温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易燃材料,严格限制使用可燃材料。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在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建建筑节能保温工程的地方标准规范、管理方法,细化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从材料、工艺、构造等环节提高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和工程质量。公安消防部门要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严把源头关。
  (二)加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督促火灾高危单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加强石化企业及油气储存供应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督促单位按照《石化企业及油气储存供应场所消防安全标准》要求,落实火灾防范措施。安全生产监管、公安、质监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监管职责分工,加强联合监管,督促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要加强高层公共、民用建筑和地铁、人防工程等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督促按要求配备必要的避难、逃生器材,提高场所人员自防自救能力。要定期组织开展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划分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等级标准,将评估的等级标准作为单位信用评级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的主要依据,向社会公开。
  (三)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各级政府要深入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部署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2015年年底前,影响城乡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隐患要基本消除。要按照属地管理、逐级督办的原则,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及时督促有关部门、隐患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措施、任务和时限。对公安机关报请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挂牌督办、停产停业整改报告,要在7日内作出决定。对拒不整改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要采取强制措施,责令单位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报请销案的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要组织有关部门检查确认后予以销案。对挂牌督办逾期仍未整改完毕的重大火灾隐患,要提请上级政府进行挂牌督办。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