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打造现代国际文化名城,树立文化强市形象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文化强市的重要标志。要广泛开展文化领域的深港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深圳文化辐射力和价值观输出能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文明之城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一)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深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塑造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重点完善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公共文明提升行动计划,营造城市优美环境、培育城市优良秩序、促进行业优质服务、引导市民优雅言行。继续实施深圳关爱行动,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市民心理健康,建设“幸福与共”幸福促进中心,提升市民家园意识和幸福感,塑造市民美好心灵,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建设“关爱之城”和“志愿者之城”。
(二)深化“设计之都”品牌建设。增强文化创意的渗透力,推动最新创意设计理念延伸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全过程,塑造创意时尚的城市形象。重点借助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平台,推动深圳设计力量参与国际竞争,推广“深圳设计”、“深圳创意”品牌。办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创意设计奖”和“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通过重大赛事、展会、文化交流等活动提升深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知名度。加大城市文化形象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加强城市空间布局、城市更新、景观改造和城市建筑的创意设计,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大力开展全民创意行动,提高全社会创意设计意识,营造浓厚的创意设计氛围。
(三)提高现代文化传播能力。强化传播媒体的社会责任,弘扬社会正气,塑造健康向上的城市形象。重点依托深圳报业、广电集团,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放大深圳声音,抢占话语权。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促进主流媒体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影响力,做强深圳新闻网、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中国时刻网,发挥腾讯、迅雷等知名商业网站的建设性作用,打造网络文化品牌。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完善新闻发布和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专职发言人队伍,加强网络问政答政和政务微博建设,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舆论引导。鼓励本市媒体向海外发展,推动深圳卫视国际频道海外落地,办好《直播港澳台》等栏目和《深圳日报》(英文版),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