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执行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减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税外负担。对于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相应的减免政策。
5.对全市所有垃圾处理厂(场)、垃圾中转站的生产用电统一按一般大工业电价执行,垃圾焚烧发电厂等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享受特殊上网电价。
(四)土地保障
及早做好城镇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和征地计划。建设用地要由自治区统筹安排,城镇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的用地要实行计划单列,以保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
(五)技术保障
1.要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大对本市节能环保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扶持,同时,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本市节能环保企业的产品。
2.要依托区、市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堆肥处理技术、厌氧能源化处理技术、生物柴油技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小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技术、循环型工业产业链耦合技术等目前南宁市急需的、带有全局性的关键技术的研发。
3.加强垃圾收运处理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特别是要加强垃圾运输的GPS跟踪和垃圾处理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
4.加强垃圾收运处理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与先进城市的学习交流,提高南宁市城镇垃圾收运处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六)社会保障
1.加强监督的透明化。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环卫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之后,管理层转变过来的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垃圾生产者、运营者的监督,并将监督结果及时向公众公告;要加强垃圾收运处理的数据统计工作和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保证垃圾去向透明化和环境质量透明化。
2.对垃圾生产者、运营者要依法管理,保证执法的透明化和价格的透明化。
3.加强垃圾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使公众对垃圾无害化处理不仅关心而且放心,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4.加强宣传教育。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全社会重视垃圾处理工作,树立“分类收集”、“排污付费”、“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新观念,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1:
编制说明
【1】 2010年餐厨垃圾产量测算:餐厨垃圾主要是指在餐饮服务单位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和废弃食用油脂。目前,南宁市区约有餐饮企业网点和个体经营户13500多个,尚缺乏完善的历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统计资料。参考地理位置和饮食习惯与南宁市相近城市的餐厨废弃物产生量指标,测算目前南宁市餐厨废弃物日产生量约为223.34吨。
【2】 2010年建筑垃圾产量测算:目前南宁市还没有建立严格的建筑垃圾产量统计制度。按照每1万平方米建筑施工面积产生500吨建筑垃圾的行业标准计算,2010年,南宁市商品房(包括住宅与非住宅)施工面积3147.52万平方米,大概可以估算在商品房建设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约为150万吨。此外,非商品房、旧建筑物拆除、建材生产、建筑装潢等产生的垃圾也在150万吨左右。2010年,南宁市建筑垃圾总产量估计为300万吨。
【3】 2010年电子垃圾产量测算:南宁市尚未建立电子垃圾统计制度,参考“张东平.广西电子废弃物产量量预测[J].物流科技,2010,(1)”并根据南宁年鉴中的销售量和各产品一般寿命周期进行估算,南宁市2010年约有5万台电脑、5万台电视机、2万台洗衣机、3万台空调、2万台冰箱、10万部手机及20万台其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
【4】 201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量测算:数据来源于《2010年南宁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
【5】 2010年危险废弃物产量测算:数据来源于《2010年南宁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
【6】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2010年南宁市数据来源于《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南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另据新华网数据,2009年全国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71.3%,县城为30%。
【7】 2015年生活垃圾产量预测(表3-1):(1)市建成区、县城、重点建制镇人口数据来自《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其他乡镇人口平均按1.5万人估算,重点行政村核心区人口平均按0.2万人估算(县城周边重点行政村平均按5个规划,乡镇周边重点行政村平均按2个规划);(2)人均垃圾日产量预测值结合现状和《广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预测值估算;(3)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量市建成区、县城按100%,建制镇按80%,重点行政村按50%计算。
【8】 城镇垃圾处理技术路线选择: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由“以填埋为主,堆肥为辅”转向“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
选择焚烧处理为主要工艺的原因:一是当前主流是填埋处理,但土地紧张,填埋方式占有土地过多,不可持续发展;二是当前能源紧张,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三是国家有焚烧的技术标准,环境污染问题可有效防止;四是国外和国内先进发达地区已经普遍采取;五是采取堆肥等其它方式同样面临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南宁市生活垃圾日产量较大,其它方式处理效率低。
选择填埋处理为辅助工艺的原因:一是“十二五”之后随着南宁市建成区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垃圾日产量较大,目前规划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二是垃圾填埋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式,同时也是焚烧发电出现故障或者检修时的应急措施;三是末端处理设施能与垃圾分类收集相对应,焚烧设施重点处理干垃圾,填埋设施重点处理湿垃圾。
【9】 “十二五”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表4-1):
县城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指标定为100%的依据: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把指标定为90%、自治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把指标定为80%,但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均把指标为100%,根据南宁市的实际发展需要,确定把县城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指标定为100%。
建制镇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指标定为≥80%和重点行政村指标定为≥50%的依据:根据南宁市打造广西 “首善之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目标,以及《南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南宁市城市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关指标而确定。
其他指标:(1)“城镇公共空间机械化清扫率”、“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车辆比重”根据《南宁市城市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环卫部门提供数据测算;(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按环卫部门提供数据和“十二五”规划的能力测算;(3)“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率”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按《南宁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执行;(4)“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建筑垃圾资源化率” 按消纳场能力和综合处理厂能力测算;(5)“电子废弃物集中拆解率”和“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按“十二五”规划的能力测算;(6)“一般工业固化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 按环保部门提供数据(《2010年南宁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测算。
【10】“十二五”南宁市城镇垃圾收运装备(新增)购置项目(表6-3):(1)市区平均每个中转站配备40辆密闭电动三轮车、5辆密闭式自卸车和3辆压缩转运车,市区购置数量已经扣减了原有数量;(2)县城以下城镇平均每个中转站(收集站)配备20辆助力三轮车、3辆密闭式自卸车和1.5辆压缩转运车;(3)行政村每个收集站配备2辆燃油助力三轮车;(4)市区新增道路清扫车20辆,辖县各新增道路清扫车1辆;(5)市区车辆购置数已扣除原有车辆数;(6)垃圾运输车估价为湖北程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初步报价;(7)车辆购置应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
【11】家庭厨余减量化试点工程:厨余粉碎机在国内有许多先进城市已经在推广使用,如:上海、杭州、深圳,南宁市也曾经做过试点,但没有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补贴不多,主要是由政府出面和企业谈判让市民以较低价格购买,市民购买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每月产生一定的水电费,市民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机器质量不稳定,维修等售后服务跟不上;四是排水系统设计不配套,担心碎后垃圾冲到下水道造成堵塞。另外,目前市面上较好的机器价格3000元左右,在试点项目上,规划通过财政补贴2000元/台。另外,厨余垃圾处理机在广东有试点,主要产品欧洲进口,价格较高,体积较大,适合由一个小区内集中安装数台(按照每栋楼一台算),对小区的厨余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生成农用肥料后,可以由小区物业处理或者由垃圾处理机的生产企业回收。
【12】“十二五” 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来源(表7-1):(1)目前国家重点支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转运站、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其中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资金(市区、宾阳、武鸣3座共60000万元)可以向中央财政申请国债36000万元(60%);垃圾收运设施建设资金(42310万元)可以向中央财政申请国债25386万元(60%);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12217万)由中央财政补助1600万。中央财政共可解决62986万元(36000+25386+1600=62986万元);(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采用BOT、BT方式建设,不能使用中央补助资金和国债;另外,广西南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二期)10000万元由企业投资。企业筹资共可解决95617万元[75000+(12217-1600)+10000=95617万元];(3)其他建设资金112256.8万由地方财政(或社会投资、银行贷款等)解决。
附件2:
实施效果分析
(一)指标可达性分析
表7-1 “十二五”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指标可达性情况
序号
| 指 标
| 区域
| 规划目标(%)
| 垃圾需处理量
| 处理能力(吨/天)
| 指标可达性
|
1
| 生活垃圾清运率
| 市建成区
| 100
| 2700吨/天
| 原中转站能力1810吨/天;新增中转站能力2300吨/天(不含二次转运2600吨/天)
| 可达
|
县城
| 100
| 850.50吨/天
| 原中转站能力570吨/天;新增中转站能力900吨/天
| 可达
|
建制镇
| ≥80
| 1772吨/天
| 原中转站能力430吨/天;新增中转站、收集站能力2240吨/天
| 可达
|
重点行政村
| ≥50
| 239.7吨/天
| 新增收集站能力1100吨/天
| 可达
|
2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市建成区
| 100
| 2700吨/天
| 焚烧2000吨/天填埋1300吨/天
| 可达
|
县城
| 100
| 850.50吨/天
| 县城填埋能力共1110吨/天
| 可达
|
建制镇
| ≥80
| 1772吨/天
| 市区剩余能力600吨/天;县城剩余能力259.5吨/天
| 有压力
|
重点行政村
| ≥50
| 239.7吨/天
|
3
| 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率
| 市区
| ≥75
| 300*75%
=225吨/天
| 运输能力3t*30*2=180吨/天;
5t*9*2=90吨/天
| 可达
|
4
|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 市区
| ≥90
| 225*90%
≈200吨/天
| 厌氧发酵处理能力200吨/天
| 可达
|
5
| 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市区
| ≥90
| 8220*90%
=7400吨/天
| 回填、铺路2000吨/天填埋4000吨/天综合利用2000吨/天
| 可达
|
6
| 建筑垃圾资源化率
| 市区
| ≥25
| 8220*25%
=2055吨/天
| 综合利用2000吨/天
| 基本
可达
|
7
| 一般工业固化废物无害化处理率
| 全市
| 100
| 13800吨/天
| 产业链综合利用13800*95%
=13110吨/天;
综合处理700吨/天
| 可达
|
8
| 电子废弃物集中拆解率
| 市区
| ≥90
| 80.5万台(套)/年
| 广西南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100万台套/年
| 可达
|
9
| 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
| 市区
| ≥90
| 80.5万台(套)/年
| 广西南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100万台套/年
| 可达
|
10
| 一般工业固化废物综合利用率
| 全市
| ≥95
| 13800*95%
=13110吨/天
| 2010年已达94.02%
| 可达
|
11
| 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
| 全市
| 100
| 工业2吨/天医疗19.2吨/天
| 广西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处理能力200吨/天
| 可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