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制定并实施以“新发展、新提升”为主题,以大面积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实用基础英语、法律知识等为重点的新世纪上海职工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训计划,年内实现参加培训职工100万,以后每年递增10%。
11、制定并实施以“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双提高”为主题,以提高职工技术等级和岗位技能素质、培育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的“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每年参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职工要达到在职职工总数的80%,每年有10%的技术工人技能上一等级、5%的技术工人拥有第二技能、8%的技术工人成为岗位或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12、继续开展以“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智能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职工参与为基础,开发职工的智力和潜能,以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主攻方向,以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实现扭亏增盈工作为重点,不断培育和挖掘职工的创新能力。年内实现职工百项发明专利、千项技术创新、万项技术攻关。
13、鼓励职工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各级工会要鼓励职工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参加自学考试取得技术证书和学历证明,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职工参加劳动部门确定的导向性职业的技术培训,对学有所成的职工,工会要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4、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委托办学、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上级工会要及时发现和发扬这方面的先进典型,帮助其总结经验,提高质量。要根据企业职工队伍的现状和岗位职业的需求,强调职工教育培训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15、加大整合工会现有教育资源的力度,提升工会教育培训基地的质量,创建多渠道、多元化、开放式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探索职工文化教育终身化、技能教育市场化、岗位培训企业化、再就业培训多元化的职工教育培训新模式。每年培育命名一批上海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表彰一批优秀示范点。
16、积极承担起参与、配合、督促、协调、推进政府和行政实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的职责,参与、配合政府和行政部门建立并不断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强化监督力度,特别是要督促行政公平合理地使用法定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充分利用职代会、厂务公开和签订集体合同等制度,定期公布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法定经费的使用情况,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条件的工会可以接受行政的委托,抓好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17、建立“职工素质工程”专项基费,奖励学有所成、服务企业、奉献社会、成绩卓著个人和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单位,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市总工会将筹集200万元建立市级“职工素质工程”专项基费,各区县局(产业)工会也要逐步建立或协助行政建立“职工素质工程”专项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