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单位要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
(3)建立完善工会互助补充保障制度。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倾听职工呼声,关心职工疾苦,积极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在督促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同时,积极参加工会兴办的多层次的职工互助补充保障计划、开展企业内部职工医疗救助工作。要特别关心困难职工在生活、就业和再就业、子女教育、就医等方面遇到的暂时困难,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4)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贯彻“科教兴市”方针,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创建学习型组织,保证职工每年有一定的时间接受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水准、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劳动技能,维护好职工的发展权。
要积极开展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的工作,做到制度保证、计划落实、重点突出、形式多样,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
(5)建立完善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上级工会的要求,开展经常性的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协助和监督本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劳动工资、工作时间、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各项法律法规。
(6)建立完善工会内部管理制度。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依靠会员和职工群众,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活动正常,成效明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定期召开工会委员会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重大问题必须经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按时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会基层组织的主席、副主席原则上应通过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积极推进基层工会民主化、群众化、法制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会员(代表)的作用;收好、管好和用好工会经费;职工小家建设工作扎实、规范。
3、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职工群众欢迎的文化体育活动。
4、工会基层组织建家活动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充分体现与时俱进。在加强工会各项基础管理、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为职工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同时,要注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
5、非公有企业开展建家活动要从自身特点出发,把“双爱双评”活动与建家活动有机统一起来,逐步提高建家水平。在建家基本要求的内容和标准上,可以与国有企业有所区别,形成特色。
6、工会基层组织在深入开展建家活动中,要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抓好分工会和工会小组建设“职工小家”的活动,夯实建家的基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