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拓展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以引领先进职工文化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努力办好职工文化艺术节,加强职工文艺骨干队伍建设,发挥职工文艺创作奖励基金的作用,全面建设职工文化精品工程,促进优秀职工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进一步贯彻《上海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以弘扬奥运精神、人人参与健身为宗旨,积极推广大众化健身项目,组织职工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简便易行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健身意识,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加强职工文体事业建设,积极探索和构建以产权为核心的产业管理体制、职工文体事业投资多元化发展模式和职工文体事业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职工文体事业的服务功能、经营功能和导向功能。
15、搭建女职工素质提升平台。引导广大女职工进一步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树立自主意识和发展意识,实施《职业女性能力建设行动计划》,依托女职工周末学校、东方女性网络学校等载体,组织女职工参加各种文化技能培训活动,积极开展“为小康立新功,为世博添异彩”女职工双文明立功竞赛,设立职业女性创业、创新论坛,为不同职业、岗位、层次的女职工提升素质、展示才华搭建舞台,帮助女职工增强学习、竞争、创业、创新能力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五、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保障措施
16、切实加强领导。深化和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是新形势下工会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工作。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组织领导,完善以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的职工素质工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落实责任制。制定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工作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措施,使开展职工素质工程与履行工会各项职能紧密结合,为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17、推进机制建设。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寻求政府部门对职工素质工程的政策支持,争取社会各方面对职工素质工程的参与、支持和配合,形成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合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扶持政策和先进奖励制度,建立职工优秀人才信息库,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行政协作,对职工文化层次、技术等级和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予以认定,并与职工工资收入挂钩。建立保障机制,设立职工素质工程基金,完善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制度,1.5%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在国有企业和已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非公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应列入职工使用教育培训经费的内容。稳步发展职工教育保障计划,确保每年有职工素质工程的专项经费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