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依托科技教育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构筑人才高地,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人才竞争力,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先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努力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努力发挥上海工人阶级在上海新世纪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上海职工队伍也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使职工队伍的组成结构、就业形式、分配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大批进城务工者成为上海职工队伍的新生力量,使职工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不同的职工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素质层次,产生了不同的发展需求,这给职工素质工程的开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新任务、新课题,各级工会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和新的作为,齐心协力把职工素质工程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3、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紧紧围绕科教兴市主战略,以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为目标,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增强职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努力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上海新世纪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4、目标任务:今后五年,要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以及各种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等教育培训活动。职工参与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人数达到90%以上;以初级工商管理(EBA)资格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班组长岗位培训参与率达到30%以上;力争全市10万班组成为文明班组、红旗班组;每年有10%的技术工人技能上一个等级,5%的技术工人拥有第二技能,8%的技术工人成为岗位或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中青年职工“三会”(会多岗位技能,会熟练掌握电脑基本知识,会外语基本会话)比例达到55%;技术工人队伍中的高级工和高级技师比例达到15%以上;继续选树一批工人发明家及技术创新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