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的决定
(2003年7月3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关于上海党建工作的重要批示指出:“现在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再用来指导新的实践。”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的高度重视;坚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执政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洞察;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路线,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基层党的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创新思维。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认真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全面分析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结合新的实践研究党建工作的规律,努力把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着重研究了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的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要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凝聚力是执政党的生命力,是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前提。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是全党凝聚力的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1993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根据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着眼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初步回答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关心群众入手,卓有成效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1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凝聚力工程”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载体,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