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局(产业)女职工周末学校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除定期组织培训外,要推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层单位女职工周末学校的建立,并对基层女职工周末学校有要求、有计划、有指导,有条件的单位可组建周末学校讲师团,为基层提供教师资源。街道乡镇、经济园区、楼宇等女职工周末学校要积极组织本区域内基层单位女职工参与周末学校的学习和培训,为不具备独立培训能力的基层单位提供服务。基层女职工周末学校要针对本单位女职工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培训,促进女职工素质提高。
(二)积极拓展女职工周末学校办学形式
女职工周末学校要结合实际,体现行业特色、女职工特点。不断创新周末学校的办学形式,结合办学单位实际,从有利于女职工需要和提高办学效果出发,可命名为“女职工周末学校”、“女职工周末学校教学点”、“女职工周末学校流动课堂”等。不断拓展周末学校的培训渠道和载体,充分利用讲座、论坛、沙龙、竞赛、咨询、参观等形式,通过课堂教育、网络学习、操作实践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和活动。积极借助培训中心、电视大学、业余大学、社区学院(校)、工人文化宫、职工之家等行政和工会教育资源,联手开展女职工教育培训。探索工作特色,鼓励女职工周末学校品牌创建。
(三)努力提高女职工周末学校培训成效
增强办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周末学校办学成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思想政治、科学文化、职业技能、文明礼仪、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心理疏导、女性保健、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教育、传播和普及。建立周末学校培训与岗位成才联动机制,将培训学习与技能比赛、技能鉴定、职业晋级有机结合。深化培训内容,提高师资质量,使培训内容向专业化、系统化、项目化方向发展。联合有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针对企业发展所需、女职工所求,共同开发、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培训课程,使培训成果得到社会认可,提高培训工作的含金量。积极探索周末学校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机制相衔接,积极争取地方教育附加费中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的支持,使女职工周末学校成为女职工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四、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推进女职工周末学校的建设
建立健全女职工周末学校是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维护女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促进女职工全面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级工会组织和女职工组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办好女职工周末学校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女职工的重要工作来抓。争取党政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借势借力,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将女职工周末学校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