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三亚市委、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三亚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加快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巩固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完成全市1宗中型、8宗小(1)型以及48宗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充分发挥其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综合治理三亚河、藤桥河、宁远河、大茅河,不断提升城镇防洪减灾能力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
  2.加强城市排洪排涝工程建设。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综合实力。加快推进城区三亚河入海口疏浚工程建设,实施完成榆亚路红沙段、吉阳路转盘段、迎宾路与凤凰路交叉路段、下洋田与凤凰路交叉路段、山水国际路段、胜利路鸿港市场、南边海、凤凰路与春光路交叉路段等低洼易涝地段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整体防洪能力。
  3.强化防洪防旱非工程措施。建立健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强化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强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成立机动抢险队,配备专业抢险设备,加强队伍培训和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开展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高全市防汛物资储备能力。大力推进我市六镇二区三防办公室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防汛防旱督导制度,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组织在防台风预案编制和防灾减灾的责任意识、宣传教育、实战演练以及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保障能力,确保防风防旱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快农村水网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
  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渠道防渗硬化、现代高效节水灌溉、田洋整治、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冬季瓜菜、南繁育种、热带作物和坡地改良创造良好的水利生产条件,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1.全力推进灌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大隆灌区配套工程,完善全市中型灌区的配套建设,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通过采用田间测控、微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大力提升节水灌溉的科技含量,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墒情的基础上实施限时、限量的节水灌溉,全力打造玫瑰、兰花、热带瓜果菜等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基地。
  2.大力实施渠道建设和田洋整治工程。以农村水利综合规划为先导,抓好灌溉渠道加固、改造,高标准开展旱涝保收的农田整治,加大坡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好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二五”期间,改造、加固渠道长620公里,整治大茅田洋、新村田洋等千亩以上田洋16宗,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