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标:拓展对名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继承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快名老中医学术的推广应用。
专题2、中医流派学术整理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以岭南流派、补土流派、扶阳流派等代表性学术流派为研究对象,系统整理学术流派的源流、理论体系、学术观点、代表性医家及论著、原创思维、诊疗经验、方药技术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研究目标:系统整理代表性流派的理论体系和学术观点,为推广其临床应用,促进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奠定基础。
领域四、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专题1、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相关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中药复方制剂安慰剂制作方法与标准化研究。研制汤剂、丸剂、片剂、颗粒剂、外用剂型等各种剂型中药安慰剂的制作方法与标准,建立安慰剂的色、味及安全性等标准化评价方法。
研究目标:制定各种剂型中药安慰剂制作标准及其标准化评价方法。
专题2、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安慰针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针刺临床研究方法学中的盲法和安慰针问题,从医师报告结局(CRO)和患者报告结局(PRO)等不同角度,系统开展对不同类型的安慰针(或假针刺)的盲法蒙蔽效果和安慰剂效应评价。针对目前安慰针(或假针刺)针具设计所存在的缺陷,对现有的针具进行改良设计,研发适应不同体表部位取穴应用的系列安慰针(或假针刺)针具。
研究目标:建立适合针刺临床研究中盲法实施的技术规范。
领域五、现代先进技术的中医药应用研究
专题1、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药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单一研究方法难以反映中医药系统性作用的问题,利用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采用系统对系统的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证候的评价与预测研究、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分子机制判定及评价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药物的作用与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
研究目标:运用系统生物学探索中医证候、中医临床疗效、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物作用效果。
专题2、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中药复方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大多数的中药及其复方的作用机制及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的现状,以中药方剂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常见疾病作为突破口,选择代表性方剂,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手段,开展有效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
|